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清笛小说 > 其他类型 > 为匡扶汉室,开局我起兵靖难!刘安刘邦结局+番外小说

为匡扶汉室,开局我起兵靖难!刘安刘邦结局+番外小说

鱼白安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刘沉月点了点头,目光坚毅:“儿定谨记父亲之言!”“这不是我说的话,这是我们一族的使命。”刘慕白长叹道,“我们辽东刘氏一脉,自靖祖以来,皆以匡扶汉室为使命,虽死而无憾!”……《西汉史解·京城大学出版社》:天下王朝皆以弱亡,唯独汉以强灭。既然到了王朝末年,西汉依旧保持着极高的水平,无论是经济、军事、文化,在那个时期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自从靖祖北伐之后,匈奴便开始被迫西迁,这些匈奴人虽然被汉王朝打的狼狈逃窜,但是去了欧洲以后又开始作威作福了。而刘慕白率军北伐,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几乎要将匈奴人杀到绝种。虽然他在外作战勇猛,但汉王朝内部的矛盾却在进一步的恶化。此时外戚王氏势力进一步扩张,已经达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而皇帝刘骜却仍然沉溺在酒...

主角:刘安刘邦   更新:2025-05-09 17:3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安刘邦的其他类型小说《为匡扶汉室,开局我起兵靖难!刘安刘邦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鱼白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沉月点了点头,目光坚毅:“儿定谨记父亲之言!”“这不是我说的话,这是我们一族的使命。”刘慕白长叹道,“我们辽东刘氏一脉,自靖祖以来,皆以匡扶汉室为使命,虽死而无憾!”……《西汉史解·京城大学出版社》:天下王朝皆以弱亡,唯独汉以强灭。既然到了王朝末年,西汉依旧保持着极高的水平,无论是经济、军事、文化,在那个时期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自从靖祖北伐之后,匈奴便开始被迫西迁,这些匈奴人虽然被汉王朝打的狼狈逃窜,但是去了欧洲以后又开始作威作福了。而刘慕白率军北伐,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几乎要将匈奴人杀到绝种。虽然他在外作战勇猛,但汉王朝内部的矛盾却在进一步的恶化。此时外戚王氏势力进一步扩张,已经达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而皇帝刘骜却仍然沉溺在酒...

《为匡扶汉室,开局我起兵靖难!刘安刘邦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刘沉月点了点头,目光坚毅:“儿定谨记父亲之言!”

“这不是我说的话,这是我们一族的使命。”

刘慕白长叹道,“我们辽东刘氏一脉,自靖祖以来,皆以匡扶汉室为使命,虽死而无憾!”

……

《西汉史解·京城大学出版社》:天下王朝皆以弱亡,唯独汉以强灭。

既然到了王朝末年,西汉依旧保持着极高的水平,无论是经济、军事、文化,在那个时期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自从靖祖北伐之后,匈奴便开始被迫西迁,这些匈奴人虽然被汉王朝打的狼狈逃窜,但是去了欧洲以后又开始作威作福了。

而刘慕白率军北伐,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几乎要将匈奴人杀到绝种。

虽然他在外作战勇猛,但汉王朝内部的矛盾却在进一步的恶化。

此时外戚王氏势力进一步扩张,已经达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而皇帝刘骜却仍然沉溺在酒色之中,仿佛根本就不在乎王朝已经摇摇欲坠。

刘骜或许是西汉的所有皇帝中最为昏庸的一位了,但凡他有一丝上进的想法,有刘慕白这位辽东王的辅佐,汉王朝都不至于踏入到深渊之中。

或许是因为纵欲过度,刘骜的身体已经开始逐渐衰弱,生命也走到了最后的尽头。

刘慕白领兵在外,无法及时去干预国都长安爆发的混乱。

而王莽在此时,也终于开始展露他的野心。

他蠢蠢欲动,随时就要为汉王朝敲响亡国的丧钟。

……

绥和二年三月,刘骜拥抱着宠姬病死于未央宫,谥号“孝成皇帝”,是为“汉成帝”。

因刘骜已经没有子嗣存世,皇位便只能由其弟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继承。

新帝刘欣即位后,王太后举荐王莽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

刘欣没有拒绝,他答应了王太后的请求,赋予王莽大权。但同时又下了急诏,让还在北方边境的辽东王刘慕白回京。

权力的风暴汇聚在长安,大汉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

时隔十年,刘慕白再一次回到了长安。

他抬头看着这座古老的国都,一时间感慨万千:“真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再回长安。”

与长安城仅相隔十余里,刘慕白却并没有着急入城。

“父亲,您是有心事?”刘沉月见状,也能猜测到自己的父亲似乎另有打算。

刘慕白的目光深邃,缓缓说道:“沉月,你从军中挑选二百个好手,自行离去,就不要跟着为父一起去长安了。”

刘沉月一愣,对这道命令表示不解:“父亲,长安已经岌岌可危到这种程度了吗?”

“沉月,我跟你说实话,长安现在很乱,乱到为父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稳住局势。”

刘慕白沉声道,“为父若是没能守住长安,也绝不会苟且偷生,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长安城中。

但我们辽东刘氏一脉,肩负着匡扶汉室的天命,这天命从靖祖传承至今已经九世,不能到我这里就断了。

如果我死在了长安,你便是我们辽东一脉最后的希望,所以你要好好的活下去,要将辽东刘氏的天命一直传承下去!”

刘沉月闻言眼中含泪,却强忍悲痛重重跪下。

他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这时候再说什么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倘若刘慕白真的守不住长安,多他刘沉月一人也只是多一具尸体。他是辽东刘氏最后的火种,守住自己的性命才是最要紧的事。


此乃谎言。

其实在场的所有大臣都不想让刘安当皇帝。

经历过高祖刘邦与太后吕雉掌权的时代后,大臣们再也不想承受这样的高压环境了。他们不想再出现一位,跟刘邦与吕雉一样手腕强硬的皇帝。

很明显,刘安就是当今天下最为强硬的人了。

吕氏要弄他,他直接反了,而且还把吕氏埋进了坟墓了,他不硬谁硬?

比起刘安,大臣们更希望找一个软弱无能的人来当皇帝。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现在道理掌握在刘安的手上。

刘安现在节制天下兵马,他要当皇帝,谁他妈敢说个“不”字?

碍于刘安麾下兵马雄壮,群臣即使心中不愿,此刻也全都异口同声的说着违心的话,要让刘安来当皇帝。

然而就在此时,众人的呼声中却出现了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我不赞同诸位说的话。”

“谁,是谁说的!”丞相陈平大惊,“谁敢说此悖逆之言,莫非要危害我大汉社稷不成?”

“是我说的。”刘安瞥了一眼陈平,问道,“老相国,你可是对我说的话有什么意见吗?”

陈平咽了口口水,赶忙解释道:“老臣当然不敢质疑王上,既然这话是王上说的,那没事了。”

刘安点了点头,继续对众人说道:“虽然诸位都想拥立孤来当这个皇帝,但恕孤之言,这皇位与孤无缘。

大汉是由高祖所建立,皇帝自然应该由高祖的后人来继承。

诸位也不必当作孤在推辞,孤确实没打算坐此皇位。至于皇位到底该由谁来坐,孤早就已经想好了,今日与诸位大臣商议,实际上也是为了告知诸位这个人是谁。”

陈平忍不住问道:“王上以为,谁来当这个皇帝?”

“高祖第四子,代王刘恒。”

代王刘恒?

辽东王要将皇位让于代王?

刘安的话,让大臣们陷入到了沉思当中,他们一时间搞不明白辽东王为何要这么做。

这位王上率领辽东铁骑横扫天下剪除诸吕,然而就当江山社稷即将归于一人的时候,他却选择将皇位让与他人。

辽东王这么做,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辽东王是个蠢货。

第二种可能是,这位王上是真圣人。

能完成剪除诸吕这样的伟业,想来也不是蠢货能做到的,所以便只有第二种可能了。

大臣们就纳闷儿了,高祖皇帝是个缺德的混蛋,怎么老刘家就出了辽东王这么一位圣人呢?

“孤想说的话已经说了,诸位大臣意下如何?”刘安扫视群臣,淡然问道。

群臣沉默,不敢言语。

他们此时也搞不懂辽东王的真实想法,哪里还敢说话。如果辽东王只是试探他们,那他们岂不是完犊子了?

丞相陈平见到气氛尴尬,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说道:“代王有仁智通明之德,王上既然举荐代王,自然内有深意,臣以为此事可行。”

既然搞不懂刘安的想法,陈平也只能顺着他的话去说。

“相国都这么说了,那此事便这么定下了。”刘安微微颔首,没有给其他人发表意见的机会,直接将事情敲定。

如今的他节制天下兵马,是大汉权势最盛之人,他做的决定,没人敢反对。

群臣沉默。

……

代国,王宫。

“王后,该喝药了。”

床榻之侧,代王刘恒面带温柔的端着药碗,将汤勺递到了病榻之上的王后唇边。

已经病到奄奄一息的王后在看到盛满汤药的勺子后,却面带惊恐,拼命的摇头拒绝。

见王后不肯喝,代王刘恒叹息一声,将汤勺放回了碗中。见状,王后反抗的动作才稍微缓解了一些。

“王后,长安那边来消息了,在辽东王攻入长安之后,太后自尽,吕氏一族被诛杀殆尽。”代王刘恒坐在床边,仿佛自言自语的说道,“在商讨皇位该由谁继承时,辽东王拒绝了大臣们的意见,他不愿意当这个皇帝,推举了孤来接手皇位。”

闻言,王后瞳孔骤缩,如同锋芒刺背般浑身寒凉,如坠冰窖。

因为,她是吕氏出身。

大汉的诸侯王册立王后太子,都必须上书朝廷,获得皇帝的批准,接受朝廷的册封。吕太后独揽大权之后,为了拉拢控制刘氏皇族,喜欢搞刘吕配。

吕媭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把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了朱虚侯刘章,赵王刘友也以诸吕女为后,就连少帝刘弘的皇后也是吕禄的女儿。

吕氏有女,不以他适,而必以配诸刘。

无论代王刘恒愿不愿意娶吕氏之女,他都必须要娶。在此之前,吕后独掌大权,刘恒和王后自然和睦。

可现在不一样了,吕氏一族被尽数诛杀!

“王后,你为孤生下了四个儿子,孤也一直都待你不薄。”代王刘恒的面色忽然变得痛苦了起来,“可现在他们要让孤来当皇帝,孤的王后怎么能姓吕呢?”

群臣刚刚清理完吕氏一族,他们绝不会允许新皇帝的皇后姓吕。

所以,代王后只能去死了。

“王后,喝了这碗药吧。”刘恒勉强挤出一点苦涩的笑容,将药碗端到了王后的面前,“等你喝了这碗药,孤便要去长安当皇帝了。”

王后绝望的看着面前的药碗,她很清楚这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剧毒!

喝了这碗药,她必死无疑,可如果不喝的话,刘恒便当不了皇帝。

王后绝望的看着刘恒,缓缓张开了嘴巴。

而刘恒则盛了一勺含有剧毒的药汤,就要递进王后的口中。

就在此时,忽然有一只手抓住了他的手腕,阻止了刘恒的动作。

“谁!”刘恒大惊失色,勺子里的毒药也随之洒飞。

握住刘恒手腕的人力量十足,此刻用漆黑深邃的眼睛盯着他:“恒弟,可还记得我否?”

“兄长?!”

来者正是刘安。

他阻止了代王刘恒喂药的动作,瞥了一眼躺在病榻上的王后,叹道:“就算你不让她服毒,以弟妹的病况也活不了多久了。”

代王后凄然一笑,轻闭双目不想说话。

“兄长,我...”刘恒有些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汉书·靖祖纪》:景帝六年春,吴王刘濞纠诸侯联军五十万,举兵反叛。叛军势大,七国祸乱不可挡也。

时靖祖年已六旬,然景帝仍以其为帅,领兵南下。

三月丙申,七国之乱平。

景帝诏曰:“太公功在社稷,当册为周王。”然刘安固辞封赏,唯请削诸侯兵权,以绝后患。

赞曰:靖祖起于辽东,定吕氏之乱,扶文帝之业,平七国之祸。终其身不蓄私兵,不谋帝位,汉祚得昌,皆其遗德也。

……

七王伏诛,叛乱被平定,但诸侯留下的烂摊子还是得有人收拾。

这场史无前例的叛乱浩浩荡荡,对刚刚兴起的大汉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尽管掀起叛乱的吴王刘濞等人已经身死,但七国留下的残余军队仍需规划治理,而七国的官吏与百姓也得慎重考虑如何重新管理。

但刘安此时已经没时间去亲自管理了,他下令让自己的儿子刘潜代替自己主持大局,由周亚夫来管辖军队,收拾残局。

而他自己则悄无声息率领五千轻骑,连夜赶赴长安。

国都长安,出大事了。

汉帝刘启病倒不起,窦太后暂摄国政,命梁王领兵入京。

梁王入京,看似是太后在稳定大局,实则傻子都知道这事另有隐情。

一时间,长安城里乱作一团,朝臣们也都被这档子事整的不知所措。

刘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便决定亲自赶回长安。而他率兵回京的消息,除了刘潜与周亚夫之外便没有任何人知道。

动摇汉室的叛乱才刚刚结束,另一场大乱却又已经悄然发生。

……

长信宫中,梁王刘武来回踱步,额头上的汗水直往下流,后背的衣衫都已经湿透了。

窦太后看的也有些烦了,不耐的说道:“你能不能沉稳一点,瞧你这忐忑不安的样子,像什么话。”

“沉稳,母亲你让儿臣怎么沉稳?”

梁王强压下内心的惶恐,紧咬牙关道,“母亲你这次可把我害苦了啊,我未经皇命,擅自率兵入京,这是谋逆的大罪啊!”

其实梁王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被太后忽悠到了长安。

太后让他领兵入京,梁王本以为是长安发生了叛乱,要他率领军队勤王,所以他才来的。

可他到了以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个事,事实是皇帝被太后气晕了,然后太后擅自摄政。而梁王领兵入京,事实上是帮助了窦太后控制长安。

这他妈跟谋反有什么区别?!

得亏辽东王带着军队平叛去了,要是他还在长安,没等梁王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被擒下来软禁了。

可就算如此,梁王的内心已经很害怕。

他已经收到消息,七国之乱已经平定,等辽东王回过神来,他梁王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你怕什么,皇帝卧病不起,现在长安在我们的手上。”窦太后淡淡的说道,“我以太后的身份摄政,下旨命你领兵入京,这都是合情合理的事。”

“母亲,话是这么说,可辽东王他能就这么放过我们吗?”梁王头上青筋暴起,声音颤抖,“那可是辽东王啊,大汉谁人不知他的威名!

七王集结了五十万大军,他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叛乱击溃,七王全部伏诛!

他现在也就是刚刚平定叛乱,没时间管我们,等他回过头来要来处理长安的事情,不弄死我们俩都算是他仁慈了!”

“他敢!”窦太后的声音尖锐,“我是大汉的皇太后,先帝的遗孀,当今陛下的生母,他敢杀我?”

“辽东王又不是没杀过太后!”

梁王只是回忆起了便觉得恐怖,“当年辽东王奉天靖难,起兵反吕,纵然是吕太后不照样被他的三尺白绫给赐死了?

吕太后,那可是高祖遗孀,惠帝之母,二少帝之祖母!

论权势、论地位,吕太后都胜母亲你远矣!

尽管如此,吕氏结局如何?吕太后被辽东王赐死,少帝被废,吕氏一族满门被诛!

若非他拱手相让,也轮不到先帝坐上皇位!

杀你一个太后,杀我一个梁王,他有什么不敢的?”

梁王的话语,让窦太后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好像还真是这么个事...

她窦太后跟当年那位操控朝野的吕太后能比吗?

比不了,她窦太后连吕太后的一根毛都比不上。

可就算是吕太后,照样都被辽东王给杀了,她窦太后又算个什么东西?

“我也没想到,七国叛军竟然如此废物,这么轻易的就被刘安给击溃了...”

窦太后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倘若七国叛军能再拖延一下,再给我一些时间,定能...”

“定能什么?”梁王的心中顿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窦太后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锋芒:“倘若时间再富裕些,我定能把你推上皇位!”

“母亲你疯了吗?!”

梁王人都傻了。

他想都不敢想,窦太后是真敢干啊!

背着辽东王偷偷摸摸的换个皇帝,这他妈是真疯了啊!

“你喊什么!”窦太后呵斥一声,看向梁王的眼神中满是宠溺,“我做这一切,不还都是为了你吗?”

梁王都想骂人了。

什么叫都是为了我,你倒是事先问一下我想不想当这个皇帝啊!

...想肯定是想的,但他是真没这个胆量啊!

梁王知道,虽然同父同母,但窦太后一直都偏爱于他,薄情于哥哥刘启。

对此梁王当然是很开心的,也正因为窦太后的偏爱,所以他的封地梁国才能比其他诸侯更富庶,就连皇帝哥哥也一直对他都有着额外的照顾。

梁王也想当皇帝,但凡是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野心。况且梁王还是皇帝的亲弟弟,再加上窦太后的偏爱,他还真有机会去坐上皇位。

可如果是谋逆去当皇帝的话,梁王断然是不愿意的。

“事已至此,你也别想那么多了,我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窦太后轻抚座椅扶手,眼神锐利,“当务之急,是去考虑下一步怎么走,该如何把他推到皇位上去。”


虽然霍去病自己不在乎这个罪名,但他却害怕给辽东王府抹黑。

靖祖刘安摄政而不篡位,曾立下无数丰功伟绩;第二代辽东王刘潜一生都对汉廷忠心耿耿,在老迈之后自愿辞去职务;辽东王府显赫,但身为靖祖后裔的他们也从未逾越。

这就是口碑!

也正是因为这份口碑,所以汉帝才不会对辽东王府产生怀疑,一直对其委以重任!

霍去病自觉亏欠辽东王府太多了,更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而抹黑了靖祖后裔的口碑。

“小妹,带我去看一眼我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吧。”霍去病的声音有些沙哑。

刘染玉轻叹一声:“我早知道你会这样选择。”

为了维护靖祖后裔的口碑,霍去病厌恶霍家,最终却还是会选择接纳自己那个弟弟。

……

王府的一间客房内,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坐立不安。

他叫霍光,他本以为自己会继承父亲霍仲孺的职务,成为平阳县的一员小吏,娶一个不算漂亮但很贤惠的老婆,最好再多生几个儿子,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

但他万万没想到,事情的转变来的如此之快。

他的父亲忽然告诉他,其实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在长安城的辽东王府,十八岁封冠军侯,年仅二十多岁便当上了朝廷的大将军!

父亲让霍光去长安投奔自己的哥哥,毕竟以辽东王府的影响力,随便说句话都能让他咸鱼翻身。

但霍光来到辽东王府以后又变得忐忑了起来,他来到这里以后才知道,原来自己那个素未谋面的哥哥是私生子!

霍仲孺这个抛妻弃子的混蛋,从未对霍去病尽过一天父亲的责任!

“哥哥不会见到我的第一面就想着杀了我吧?”霍光捏紧了袖子,后背已经被吓出来的汗水浸透了。

如果换做他是霍去病,不说灭了霍姓满门,也绝不会让霍家好过!

实在是霍仲孺干的事也太畜生了!

就当霍光胡思乱想的时候,房门忽然被推开,将他吓了一大跳,原来是一男一女走了进来。

少年英姿飒爽,颇有武将风范,只是此刻的面色有些阴沉。

而少女则是清冷绝色,霍光发誓自己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姑娘,一时间竟看的有些愣神了。

但霍光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赶忙拱手问道:“二位是?”

刘染玉的态度不冷不热,道:“既然你是去病的弟弟,便也跟着叫我小姨就行。”

霍去病的语气就显得较为冷淡了的,道:“我是你哥,但我不想听你叫我哥哥!

她是陛下亲封的长乐公主,你叫她公主殿下就行。”

霍光恭敬的俯身行礼,道:“原来是小姨跟冠军侯,是愚民失礼了。”

见这小子还挺懂事,霍去病的脸色稍微好了些。

他思忖片刻,道:“这些日子你便在长安住下吧,霍家的诉求,我已经知道了,过些日子我会向陛下请奏,让你去宫里当差,也算是为你谋个前程。”

霍光闻言大喜,赶忙道谢:“多谢哥...多谢冠军侯大恩!”

“就这样吧,我先走了。”

霍去病的心情复杂,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亲弟弟,索性就直接与刘染玉一同离开了。

霍光则独自留在客房中,眼神恍惚。

……

与此同时的未央宫内,一位老人正在与一位身着龙袍的男人对弈,一旁则有位面容冷峻的中年人侍奉。


“母亲,你还想着篡位的事呢?”

梁王已经懵逼了,他本来都已经想好怎么去向辽东王负荆请罪了。

结果窦太后不仅没打算弥补过错,反而打算一条路走到黑,这让他彻底绝望了。

窦太后反驳道:“你是先帝的子嗣,又是我的亲儿子,让你当皇帝,怎么算得上是篡位呢?”

梁王:(งᵒ̌皿ᵒ̌)ง

窦太后不管梁王已经精神崩溃,自顾自的说道:“趁着辽东王还在处理叛乱留下的乱局,我们要抓住最后的时间,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在辽东王回京之前,我们要解决掉皇帝,然后我以太后的名义下旨,让你继承皇位。

如此一来,即使辽东王返回了长安,也无力回天了。”

梁王虽然已经绝望,但还是试探的问道:“母亲,你说要解决皇帝的方式是?”

窦太后冷峻的说道:“自然是,让他病情恶化暴毙而亡!”

“...母亲,你是真的疯了。”梁王幽幽说道。

……

长安城外,寒风卷起刘安斑白的鬓发,他骑在白马之上,凝视着面前这座象征大汉权力中枢的城池,一时间感慨万千。

“王上,暗卫送来的消息,长安驻军已经全部被梁王的军队换防了。”副将低声禀报,“现在的长安城,已经被太后与梁王控制在了手上。”

刘安微微颔首,看上去依旧风轻云淡:“孤知道了。”

但他的内心其实并非像表面上那样波澜不惊。

刘安戎马一生南征北战,数十年不懈余力只为了匡扶汉室,守护面前的长安城。

可现在,这座坚固的城池却被虫豸从内部给掏空了。

“太后、梁王,你们真是好胆量啊...”

刘安长叹了一口气,挥动马鞭,驱使坐下白马往城门的方向走去。

……

长安的城门之外,守军忽然被惊动了。

只见一位骑白马的老将军往城门而来,他的身后是千军万马。

“备战!”长安驻军顿时严阵以待,做好的进攻的打算。

守将是梁王的部下,他只觉得那位骑白马的老将军似乎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但看对方的作态似乎并无敌意,守将便没有下令发起进攻,而是大吼一声:“来者何人!”

那老将军骑在马上,平静的报上了自己的名号:“辽东王,刘安。”

守将被这个名号惊到了,顿时愣在了原地。

周围的长安驻军们也都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辽东王谁人不知!

这位王上的功勋足以通天,连皇帝陛下面对他时都得毕恭毕敬的喊一声“老师”!

守将按捺住心中震惊,强装镇定道:“辽东王,何故陈兵城外?”

刘安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便让那守将如同坠入森罗地狱,只觉杀意滔滔奔涌而来,浑身寒彻。

“开城门!”刘安沉声喝道。

守将咽了口口水,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被一个眼神险些吓得尿了裤子。

但他身为梁王的心腹,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太后有旨,没有太后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城!”

刘安突然笑了:“太后手谕?”

“正是如此。”守将说道,“若是辽东王没有太后手谕,还请自行返回吧!”

“你给滚下城来!”刘安忽然怒喝一声,宛如天雷涌动,携暴怒而降。

守将浑身一颤,险些从城墙上栽倒。

他强撑着扶住墙垛,却见刘安身后的辽东铁骑已齐刷刷举起强弩,寒光凛冽的箭矢直指城头!

刘安抬手示意骑兵暂缓放箭,冷声道:“孤奉天子诏命出兵平叛,如今叛乱初定,尔等竟敢以太后之名阻拦王师!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