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
一开始,我也曾因为“顾夫人”这个新身份,以及我那依然会被人偶尔提及的“传奇”高考经历,受到一些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
甚至有那么一两个家属,试图用对待旧式女眷的态度来“指点”我,话里话外暗示军嫂就该安分守己,别总想着“抛头露面”。
对于这些,我只是一笑置之。
前世在深宅大院里见过的龌龊和算计,比这多得多。
我用我的行动,证明了顾卫国的眼光。
我没有像一些军嫂那样,整日围着丈夫孩子转,或是沉溺于东家长西家短。
我利用我的专业知识,在部队子弟学校找到了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
我认真备课,耐心教学,很快就以风趣生动的讲课风格和扎实的文学功底,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家长们的尊重。
我还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
我把我对这个时代的观察和思考,写成一篇篇文章,投给报社和杂志。
其中几篇关于军民鱼水情、军属生活的文章,还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甚至被军区的报纸转载。
顾卫国对我所做的一切,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他从不干涉我的工作和社交,反而常常鼓励我:“秀英,你做得很好。
你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你有你自己的价值。”
我们会像普通夫妻一样,因为生活琐事拌嘴。
他有时会因为工作太忙忽略了我,我也会因为他“老干部”式的固执而生气。
但我们从不冷战。
他总是先服软的那个,会笨拙地给我道歉,或者默默地把家务活都揽过去。
看着他一个铁血硬汉,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的样子,我所有的气就都消了。
我知道,这个男人,是真心实意地把我放在心尖上疼。
我们也有了孩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眉眼像他,聪慧像我。
孩子的到来,让这个小家更加完整和热闹。
顾卫国是个典型的严父慈母型的父亲。
对儿子要求严格,但在我面前,却总是温言细语。
看着他们父子俩大眼瞪小眼,或者他笨拙地给儿子讲故事的样子,我常常会忍不住笑出声。
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简单,安稳,有爱,有尊重。
17几年后,顾卫国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再次得到晋升,被调回了北京总部机关。
我们一家三口,又回到了这座我曾经求学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