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落,难以维持生计。
史湘云虽生性豪爽,却也不禁悲从中来。
这日,她与几位旧时相识相聚,其中一人叹道:“想当年咱们在那园子里吟诗作对,何等快活,如今却都这般潦倒。”
史湘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朗声道:“罢了罢了,人生本就无常,昔日繁华如梦一场。
只是咱们即便身处困境,也不可失了那心气儿!”
众人听了,皆默默点头,心中五味杂陈。
再说香菱,薛蟠入狱后,夏金桂愈发变本加厉,对香菱百般折磨。
一日,夏金桂故意刁难香菱,指着地上的水渍骂道:“你这贱蹄子,连地都擦不干净,留着你有何用!”
香菱含泪辩解:“奶奶,我…… 我已经尽力了。”
夏金桂冷笑一声:“尽力?
我看你就是偷懒!
今日便让你尝尝我的厉害!”
说着,便拿起鞭子抽打香菱。
正巧宝钗路过,见状赶忙喝止:“嫂子,你这是何苦!
香菱本就命苦,你又何必这般为难她。”
夏金桂哼了一声:“宝姑娘,你莫要管闲事。
我管教自家丫鬟,轮不到你来插嘴!”
宝钗无奈地摇头,看着香菱可怜的模样,心中满是不忍:“香菱,你且先去我那里躲一躲吧。”
香菱感激涕零,连忙道谢:“多谢姑娘救命之恩,香菱没齿难忘。”
而惜春经过贾府这场变故,彻底看透了尘世的悲欢离合。
她坚决要出家修行,任谁劝都不听。
尤氏苦劝道:“四妹妹,你年纪轻轻,出家可不是小事,还望你三思啊!”
惜春神色坚定:“嫂嫂,我心意已决。
这世间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青灯古佛才能让我寻得内心安宁。”
最终,惜春毅然决然地削发为尼,在那清幽的庵堂中,开始了与尘世隔绝的生活。
宝玉在经历了诸多磨难后,对尘世愈发心灰意冷。
一日,他趁众人不注意,悄然离开家门。
宝钗四处寻找,焦急万分:“宝玉,你究竟去了哪里?
快回来啊!”
然而,宝玉早已心意已决,他一路行至一处荒僻之地,遇到一位高僧。
高僧见他形容憔悴,却气质不凡,便问道:“施主,你面容愁苦,所为何事?”
宝玉长叹一声:“大师,我历经世间沧桑,深感一切皆空,心无所依,特来寻求解脱之道。”
高僧微微颔首,目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