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吕本的其他类型小说《老朱别慌!你孙砸带飞大明啦朱标吕本大结局》,由网络作家“十四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能有什么前途?徐达老脸一拉,“你们两个小兔崽子懂什么?太孙殿下本事卓绝,将来定是帝王料!趁着别人还没想到这一层,赶紧把位置占了!以后再想往太孙殿下身边塞人,可就没那么简单了!”“爹,太孙才七岁,等他当帝王,我们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了!”“是啊!您若是把我们安排在太子殿下身边也行啊!好歹还有个盼头!这太孙……也未免太遥远了吧?”两个儿子依旧苦着张脸,极其不情愿。“少废话,让你们去就去……!”儿子不听话,徐达的火爆脾气立马就上来了,“你们不仅要去,还得把太孙殿下保护好了!这可是你们未来的妹夫!一旦出了什么事,你妹妹可就成寡妇了!”“什么?爹!妙清才七岁,你就将其许配给太孙殿下了?”“这也太早了吧?好歹也得上个十岁啊!”哥俩一听,更不乐意了...
《老朱别慌!你孙砸带飞大明啦朱标吕本大结局》精彩片段
这能有什么前途?
徐达老脸一拉,“你们两个小兔崽子懂什么?太孙殿下本事卓绝,将来定是帝王料!趁着别人还没想到这一层,赶紧把位置占了!以后再想往太孙殿下身边塞人,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爹,太孙才七岁,等他当帝王,我们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了!”
“是啊!您若是把我们安排在太子殿下身边也行啊!好歹还有个盼头!这太孙……也未免太遥远了吧?”
两个儿子依旧苦着张脸,极其不情愿。
“少废话,让你们去就去……!”
儿子不听话,徐达的火爆脾气立马就上来了,“你们不仅要去,还得把太孙殿下保护好了!这可是你们未来的妹夫!一旦出了什么事,你妹妹可就成寡妇了!”
“什么?爹!妙清才七岁,你就将其许配给太孙殿下了?”
“这也太早了吧?好歹也得上个十岁啊!”
哥俩一听,更不乐意了。
一个七岁的孩子到底用了什么魔法,将自家老子唬的一愣一愣的。
儿子、女儿全都往太孙身边塞?
“哗啦……”
徐达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悠哉说道:“不是妙清,是妙锦!”
“什么……?”
哥俩嗓门突然拔高了一个调,吓的徐达手一哆嗦。
茶水溢出,烫的手都红了。
“两个臭小子!喊什么喊?”
脱下靴子就要打人。
两个儿子似乎已经习惯,见情形不妙,拔腿就跑。
片刻功夫就没了影!
……
即便两人心中不愿意,也实在犟不过老子。
第二天一早就被拖到宫门口等待。
直到日晒三竿,宫门才缓缓打开。
一个油头粉面的奶娃娃带着十几个人走了出来!
不用说也知道,这应该就是他们未来的妹夫,现在的太孙!
相视一眼,极不情愿的走了过去,敷衍一礼,“太孙殿下……”
朱雄英狐疑的挠了挠脑袋,搜寻原主所有记忆,也没能找到这两人的影子。
“你们是……?”
“太孙殿下,家父魏国公徐达……!”
两人当中略微年长的介绍道:“我叫徐辉祖!这位是我弟弟徐膺绪!”
自我介绍完,两人立马闭上了嘴,多余一句话都没有。
朱雄英瞧了两人一眼,出言问道:“魏国公让你们来跟着我?”
“没错!”
两人惜字如金,多一句话都不想说。
并在心中默念:让我们走,让我们走……
他们的这点小心思自然藏不住,两世为人的朱雄英一眼就看穿。
不是不想留下来吗?
那就偏要将你们留下来。
当即点头答应,“好!留下吧!”
“什么……?”
果不其然,两人一听,差点惊掉下巴。
那副失望的模样,简直不要太明显!
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句,“是!”
为了好好的感受一下大明的风土人情,朱雄英并没坐马车。
两人就这么跟在身后,看着他一会跑到卖糖人的摊位,一会又跑到卖灯笼的摊位,玩的不亦乐乎!
“哎!咱爹还说太孙有本事,我看不过一个普通孩子罢了!”
“是啊!这与其他孩子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出身好点!”
等待的间隙,两人靠在一棵大树旁休息,极其失望的嘀咕起来。
他们的不远处,小家伙正在一个手工艺品的摊位前挑选。
这个时代没有机器,所有工艺品都是纯手工编织。
小到蜻蜓、蚂蚱,大到狮子老虎。
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朱雄英准备买上两个,回去送给宜伦和江-都两个小丫头!
“哐当……”
就在他认真挑选之时,一声巨响过后,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突然飞了出来,就摔在小家伙身边。
朱雄英一番理论下来,李善长竟无言以对。
为了能保住这几根留了几十年的胡子,皱着眉头思索半晌,总算想出个由头,“就算皇位是太孙殿下的,那也是将来的事!眼下太孙殿下还小,应该留在东宫开蒙!朝堂乃是商议国事的地方,不是太孙殿下该来的!”
“商议国事?那今天要商议的是什么?”朱雄英问。
“河南府水患,粮价上涨,肯定要商议的还是如何安抚灾区百姓,如何抑制粮价!”
李善长想都没想,直接答道。
在这些事情没解决之前,几乎每日早朝,都要商议细则!
“哈哈哈!韩国公的消息未免太不灵通了!”
没等朱雄英开口,一旁的蓝玉顿时放出爽朗的笑声。
“什么意思?”李善长不解。
“今日子时,全国各地已经有大批粮食运往河南府,直接发到受灾百姓手里!到时候不仅亏掉的粮食能补回来,有的保不齐还能赚一些呢!”
蓝玉手掌兵权。
运送这么大一批粮食,肯定要动用军队。
所以,他是除了锦衣卫以外,最早知道整件事情来龙去脉的!
“什么?全国各地都有粮食运往河南府?”
李善长下意识的看向户部尚书杨思义。
然而,杨思义却连连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那就奇了怪了!
河南府大批百姓受灾,所需粮食不是一星半点。
调动这么多粮食,他户部竟然不知情?
狐疑的看向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拱手询问,“陛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粮食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很显然,这些粮食绝对不是户部粮仓里的。
否则杨思义不可能不知道!
“哈哈哈!这都要靠咱这七岁的大孙啊!”
说到小家伙,朱元璋眼中满是宠溺。
“靠太孙殿下?”
这一次,满朝文武都懵了。
一个七岁的孩子而已,能干什么?
“咱给你们看点东西!”
朱元璋大手一挥,云奇自怀中拿出一个小纸包,走到殿内,给众大臣观看。
“这……这竟然是盐?”
“我的天啊,竟然与前两日西域商人带来的盐品质相同!”
“难道那些西域商人也将盐进贡给我大明了……?”
官员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猜测起来。
唯独工部尚书知晓精盐提纯一事。
但老朱已经警告过他,在精盐没有大量销售之前,不许乱说话!
老朱的话谁敢不听?
脑袋不要了?
即便今日在朝堂上见到,他也没敢开口!
云奇在众大臣中间转了一圈,又回到朱元璋身边。
老朱开口道:“都看见了吧?这样的细盐,就是你们面前这位七岁太孙,利用粗盐提纯出来的!并且已经交工部大量提纯!”
话音一落,全场再次哗然。
“什么?这么好的盐,竟然是太孙殿下利用粗盐提纯出来的?”
“真没想到,太孙殿下竟然如此聪慧!”
“是啊!没想到咱们的粗盐还能变成此等品质的精盐?那我花十两银子一斤买的算什么?”
“我买了两斤呢……!”
得知精盐就是他们面前这个小太孙弄出来的,大臣们再看向小家伙时,眼神已经不一样了。
同时,也为买盐走丢的银子默哀!
“太孙的提纯方法不仅能提纯粗盐,还能将矿盐提纯,变成你们眼前这种无毒细盐!”朱元璋朗声宣布。
“什么?矿盐也能提纯?”
“矿盐不是有毒吗?”
“提纯以后就能变无毒的?”
“太孙殿下到底是怎么想到的……?”
群臣再次被震惊。
李善长眉头紧锁,琢磨这一系列的事情,“精盐、粮食、西域……”
突然,一个想法在脑海中炸开。
诧异的看向眼前的小家伙,震惊道:“莫不是……莫不是……?”
“是啊!是我呀!”
朱雄英眨巴着眼睛,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笑容。
但这笑在李善长看来,是相当恐怖的!
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能想到用精盐引诱那些粮商入局?
从而解决了河南府受灾无粮,整个大明有可能粮价上涨的局面?
“太孙殿下,老臣这胡子不劳您拔!老臣待会下朝就全都剃光!”
李善长算是服了。
这太孙绝对不简单!
“陛下,老臣记得,河南府水患一事,就是太孙殿下提出来,让我们提前做准备的吧?”
魏国公徐达拱手说道。
“是啊!雄英乃是神仙的徒弟,不仅预知了河南府水患,还赐予了仙物种粮!”
朱元璋又命人将红薯和土豆带到大殿之上。
昨晚将卖盐赚的一成收入交给小家伙,他便将九十多斤的红薯,加上九十多斤的土豆全都交给他。
有了这些,距离大明实现户户有余粮就更近了一步!
“这些是仙物?还种粮……?”
这两样东西,文武百官谁都没见过。
看着黑黢黢的外观,怎么看也不像是仙物啊!
“没错!这两样能亩产千斤!可做主粮,也可做菜,味道还十分可口!”朱元璋简单的介绍起来。
“亩……亩产多少?千斤?”
百官差点惊掉下巴。
亩产五百斤的农作物他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是亩产千斤!
“没错!老神仙说了,若是照料得当,风调雨顺,亩产三千斤到五千斤都有可能!”
这些话都是小家伙对朱元璋所说。
现在他只需依样画葫芦,将那些话重新复述一遍即可!
“天佑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
“是啊!若真能亩产千斤,以后我大明百姓就不愁没粮食了!”
文武百官均激动不已。
因为只有百姓富庶,国家才能安定,他们的官位也就能坐的更稳、更长久!
“多少?你说多少?”
朱元璋像是没听到毛骧的话,竖着耳朵,让他再重复一遍。
“回陛下,此番提纯售盐成本,共计五千两!”
毛骧拔高了嗓门,再次重复。
“五千两?”
老朱的情绪又开始激动起来。
这特娘的就相当于没成本,干赚了五百万两啊!
“通知工部,加派人手,再给咱多提纯出一些精盐,咱要狠狠的从那些富户手里薅一笔出来!”
“是!”
毛骧领命,立即去办。
……
当天晚上,粮商吕家尤为热闹。
几乎整个应天府叫得上名号的粮商都来到此地。
吕家面上说是宴请,其实就是要商量一下粮食价格。
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买卖才好做!
各大粮商也是心照不宣。
一天的时间,大家已经全都收到河南府受灾的消息。
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大赚一笔!
但这个粮价要怎么涨,涨多少才合适,是个问题!
一桌子菜全部做好,二十几个人坐在吕家饭厅,十几个丫鬟站在身后端着酒壶伺候着。
吕家掌舵人吕末端起酒杯,笑容满面的起身敬众人。
“今日承蒙大家给我吕某这个面子,共聚一堂,吕某人在这先干为敬!”
一仰头,杯中酒全都灌进肚子。
“吕掌柜客气了!今日能受邀来到贵府,是我们的荣幸!”
“对!满应天府,谁不知道您吕家是第一大粮商?族里还有不少在朝为官之人?”
“是啊!您的侄女贵为太子妃!将来可是要母仪天下做皇后的人!我们今日能来,乃是三生有幸!”
“我们也干了……”
众人一边说着奉承的话,一边跟着干了杯中酒。
身后的丫鬟立即上前,重新将酒杯填满!
很显然,这番奉承的话对吕末十分受用,顿时放出爽朗的笑声,“哈哈哈!什么第一大粮商,大家给面子罢了!”
“吕掌柜,我们听说,产粮第一大府河南府,遭了水患了?”
一位年轻的掌柜沉不住气,第一个开口询问。
吕末也就不用拐弯抹角,直接点点头,“没错!我也是今日一早听说的!”
众人相视一眼,双目放着绿光。
“河南府粮食颗粒无收,咱们是不是应该趁机赚上一笔?只翻一番,似乎没什么大意思啊!”
“是啊!这机会可是千载难逢,或许我们这一辈子就遇到这么一次!把握不住的话啊,再想赚大钱可就难了!”
“少了河南府的粮食,我们手里这些就是金贵的,百姓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粮商们越说越黑心,甚至想趁这一次,将一辈子的钱都赚出来。
各抒己见后,纷纷将目光落在吕末身上,想听听他的意见,让他最终拿个主意!
“吕某不才,做粮食生意也有三十余年了,也算是经历过不少风浪!这一次确实是好机会,但我听说,朝廷明日便要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其他粮商一听,立即皱起眉头。
“今日才刚开始涨价,朝廷就要放粮了?”
“朝廷粮食储备这么大吗?”
“难道户部的粮食不应该拉去赈灾吗……?”
粮商们以为只有百姓怨声载道,朝廷才会勉强放粮,平抑粮价。
毕竟朝廷每年的储备也是有限的!
没想到,今年他们才刚有涨价的苗头,朝廷就要放粮了?
“这个消息乃是我吕家在户部为官的侄子传出来的,绝对错不了!”
吕末对此非常肯定。
“嘶……那就不好办了啊!”粮商们顿感失望。
“不过……”
吕末话锋一转,“吕某以为,朝廷储备粮食未必能供应得上整个大明!即便此时放粮,两三个月后,也将供应不足,到时候百姓还是得买我们的粮食!”
“嗯!有道理!”
众粮商连连点头。
“不如我们暂时先将粮价翻个三番,让百姓先适应一段时间,等朝廷无法供应之时,我们再一路直上,涨个十番!那个时候,朝廷无粮,就拿咱们没办法!如何?”
吕末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立即得到众粮商的响应。
“好!我觉得吕掌柜说的没错!朝廷不可能一直低价供应!”
“对!我们家大业大,就算这两个月没生意也无所谓!”
“没错!只要粮食在手,我们就有得赚……!”
众粮商笑容满面,跟着连连点头!
“好!那咱就先这么定了……!”
敲定赚钱计划,吕末再次举杯,“来,来,来!大家都吃菜吃菜,尝尝我府里厨子的手艺如何!”
“哈哈,多谢吕掌柜……!”
今日的目的达到,众粮商将杯中酒饮尽,一个个相继动筷。
他们家底或许没有吕末厚,但也是有头有脸的。
对山珍海味习以为常,真不差他这口吃的!
随便夹了自己面前的菜肴。
刚一入口,众粮商纷纷露出诧异之色。
“吕掌柜府邸果然藏龙卧虎,这菜肴乃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
“对!比福顺楼还强上十倍!”
“不苦不涩,还原了食材的鲜美,府上厨子手艺真是高啊……!”
众掌柜毫不吝啬的夸赞起来。
这一次,他们说的话绝对不违心。
通过他们抡飞的筷子就能看得出来!
吕本面带笑意,敷衍着点头。
同时在心中暗骂他们没见过什么世面。
自家厨子虽然是他花高价请来的,但做的菜也就是一般般,厨艺哪有他们说的那么神?
夹了根青菜扔进嘴里,表情立马就变了。
“嗯?”
还真如这帮家伙所说,不苦不涩,还有一股清香味。
这道菜肴前两日也吃过,根本不是这个味道。
今天怎么变了?
再尝其他,都是鲜香味美,与之前相距甚远!
就在疑惑之时,儿子吕满仓鼓着腮帮子,一边嚼着东坡肉,一边邀功似的说道:“爹,今天的菜式味道如何?”
“不错!”
“嘿嘿!我就知道爹一定喜欢……!”
得到肯定,吕满仓更加得意,“这次炒菜的盐是我今日在街上新买的!乃是西域远道而来,花白如雪,没有一丝杂质!炒出来的菜也是不苦不涩,好吃的很!”
“哦?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盐?”
吕末狐疑一问。
“那是当然了,不信拿来给爹瞧瞧……!”
吕满仓胖手一挥,下人立即去取盐。
应天府,白山大街。
一队人马穿着兽皮,打扮怪异,说着蹩脚的汉话。
三辆马车,车车都装着七八口大箱子。
箱盖打开,均是白花花的细盐,闪的人挪不开眼!
吸引了市集所有经过的百姓!
大家纷纷驻足围观,却不敢靠前。
这么好的东西,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一旦少了一点,把他们卖了也赔不起!
“雪花细盐!大家快来瞧一瞧,上好的细盐!”
装扮过后的锦衣卫站在马车上开始吆喝。
“盐?这东西是盐?”
“不可能吧?盐怎么可能白到这种程度?一点杂质都没有?”
“是啊!也没有这么细!”
“看起来绵软至极,比新飘下的雪花还要轻柔……!”
百姓们连连摇头,难以置信。
直到锦衣卫让人拿了样品,让百姓每人浅尝一点,这才相信!
“我的天啊!这竟然真的是盐!”
“我做梦也想不到,盐竟然不苦不涩,有一股咸甜之感!”
“这盐莫不是天宫送来的吧……?”
百姓们没见过什么世面,但凡有与这个时代不符的东西,都得与神仙扯上关系。
“什么天宫啊?这是我们哥几个从西域带来的!”
身穿兽皮的锦衣卫解释道。
“西域?路途遥远,价格也不便宜吧?”
“不多,一两白银一两盐!”
“一两白银一两盐?那每斤岂不是要十两?”
百姓在心中一算,大惊失色。
十两银子,他们全家男人全部出动,不吃不喝,干半年也赚不回来啊!
“哎!这盐确实是好盐,价格也是真贵啊!”
“可不,我们还是吃百文一斤的次等盐吧!”
“这么好的盐,怕是宫里也不及,价格高点也是正常!”
“对!又是西域远道而来,光是人吃马嚼,就得花不少!这些成本不都得加到盐价里……?”
百姓们虽然纷纷感叹买不起,却也理解。
“什么东西敢卖十两一斤?”
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嗓子。
中气十足,不用看人都知道是个大胖子!
百姓闻声,主动避让出一条通道!
几个锦衣卫见到此人,相互交换了个眼神,露出一丝不被察觉的笑意。
此人就是他们要等的,吕氏粮行大少爷,吕满仓!
也是太子妃吕氏的堂兄!
只要他到场,还怕吕家收不到消息吗?
没了阻碍,吕满仓阔步上前,看到马车上的东西,顿时一惊,“这……是盐?”
“没错!上好的西域精盐!”锦衣卫得意介绍。
吕满仓顿时来了兴趣,“快给我尝尝!”
伸出手指,浅尝一点,眼睛立马放出精光,“好盐!好盐!”
“可值十两银子?”
“值!值!太值了!”
吕满仓没了刚刚的高傲劲儿,不住的夸赞。
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张百两宝钞,递了过去,“先给我来个十斤!”
“好嘞!”
锦衣卫拿出纸包,装了十斤雪白精盐交给吕满仓。
“吕少爷好气魄啊!”
“吕家不愧是咱应天府的大户,出手就是豪横!”
“吕少爷以后多照顾照顾我们福顺酒楼的生意啊……!”
吕满仓穿越人群之时,耳边纷纷响起夸赞之声。
等他上了马车离去,这些声音就全变了味!
“切……赚的都是黑心钱,得意什么啊?”
“就是!今日粮价突然上涨,肯定就是他们吕家带的头!”
“没错!吃盐噎死他……!”
今日市集上的百姓都得知了粮价上涨的消息。
至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还不清楚。
也没出现抢粮等恐慌现象!
“给我来两斤!”
“我也要一斤!”
“难道应天府就他吕家能买的起?我要三斤!”
吕满仓走后,其他几个富家公子也不甘示弱,纷纷举手要了几斤。
“我们酒楼也来两斤,回头大家谁想尝这种细盐炒的菜,就到我们酒楼来!”
“这盐的成色比我们万花楼的姑娘皮肤还白,我们也得来几斤!”
“我们同福客栈要两斤!”
“给我也包一斤……!”
紧接着,各大掌柜也都争抢起来。
细盐一出,明日必定在整个应天府传开。
谁家若是能用这种细盐炒菜,就能争得客户。
为了店里的生意,他们也是拼了!
在这其中,也不乏各勋贵家的小厮丫鬟。
毕竟朝廷提炼精盐一事,知道的还很少!
一天下来,三辆马车上的六千斤盐全部卖空。
当锦衣卫都使毛骧将这个消息上报朱元璋时,正在批阅奏章的老朱“蹭”的一下就站起来。
激动说道:“你刚刚说卖了多少?”
“回陛下,仅应天府,一天就卖出六千斤精盐,共计获利六万两白银!”
身着飞鱼服的毛骧拱手禀奏,绝无一句废话。
因其他府州距离太远,不好统计。
眼下就知晓的就只有应天府。
不过可以以此进行推算!
朱元璋听后,握着笔的手都在颤抖,“这么算下来,我大明一百四十府,差不多能获利八百万两?”
要知道,大明这个时候一年的税收才在四千万两上下。
现在一天就赚了八百万两什么概念?
五天的时间,就能赚出大明一年的税收总数!
“回陛下!其他州府勋贵肯定没有应天府多,购买力未必有这么强!估摸着,五百万两还是有的!”
毛骧办事非常妥帖,将各地实际情况都考虑在内。
即便如此,八天时间,也赚出一年的税收了!
惊喜过后,朱元璋脸色顿时就拉了下来。
重重的一拳砸在龙案之上,发出一声闷响,“哼!我大明每年的税收八成来自百姓!那些勋贵闷声-发大财,让他们为灾区捐钱的时候一个个缩着脖子不肯掏钱!如今有好东西,都愿意花大价钱买了!”
“陛下息怒!太孙此举,不正是在帮朝廷掏那些富户的钱包?陛下就别生气了!”
毛骧出言宽慰。
“是啊!如果不是咱大孙,谁能从那些富户的怀里掏出钱来……?”
提到朱雄英,老朱脸上再次露出笑容,“精盐提纯的成本有多少?”
“回陛下,现在的精盐乃是粗盐提纯而来,成本大概五千两!日后矿盐开采出来,几乎没成本!”
提纯的是工部的人。
负责售卖的是他们锦衣卫。
人工这一块根本没有开销。
就算不干这些,薪俸也一样要照发!
“好大孙,快下来,让爷爷抱抱!”
朱元璋咧着嘴,朝树上的朱雄英伸出宽厚的臂膀。
然而,小家伙身子一侧,扁着嘴说道:“皇爷爷,我可不下去!如果下去了,我爹要打断我的腿呢!”
“有咱在,我看谁敢动咱大孙一根汗毛?”
这话不是说给别人的,正是说给身后的朱标听。
朱标脸都黑了。
这臭小子!
还学会告黑状了!
朱元璋朝着树上的小家伙招了招手,慈祥笑道:“快下来吧!”
小家伙故作思考,随即悠悠站起,几个纵身,从树上跃到石凳,又窜进朱元璋的怀中。
这一幕,将站在门口的吕本看傻了。
这小子之前不是一直病恹恹的,半个月前还生了一场大病,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就算又缓了过来,也不至于动作这么利落吧?
正在兴头上的朱元璋自然没考虑那么多。
捏着大孙稚嫩的小脸,宠溺说道:“咱大孙就是有魄力,像咱的孙子,哈哈!比你爹强!”
朱标作为史上太子之位坐的最稳固之人,唯一的缺点也就是差点铁血手腕。
现在刚好让这小子补齐了,朱元璋甚是高兴。
随后逐渐收敛了笑容,认真说道:“雄英啊,该跟着夫子学习还是要学习的,否则将来坐上皇位,连咱内库有多少钱都不会算,可咋办?”
“皇爷爷放心好了,孙儿最会算账……!”
小家伙仰着下巴,满脸的傲然之色,“如果皇爷爷不信的话,可以给孙儿十万两银,孙儿用来买粮,几天之后,这些粮食一卖,必定赚个五十万两,还给皇爷爷!”
“哈哈哈……”
刚刚还一脸认真的朱元璋,直接被这小子逗笑,“我的好大孙,这你可就错了!”
“孙儿哪里错了?”
朱雄英不服,挣扎了两下。
朱元璋明白他的意思,将其放在石桌上,“大孙整日呆在东宫,对民情不了解也属正常!标儿,你来解释一番吧!”
朱标没好气的瞪了儿子一眼,“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颇高,过几日大量的粮食被收获,粮价必定会跌!你还想用粮食赚钱?不亏的裤子都穿不上就不错了!还不赶紧给我滚回教习堂,跟着夫子好好学习?”
大手一抄,准备过来薅儿子的衣领,却被他灵巧的躲了过去。
“爹,你们说的不对……!”
小家伙双手叉腰,满脸不服,“若是往年,新粮产出,粮价下跌是正常现象!但今年却大有不同!”
“有何不同?”
朱元璋完全是下意识一问,就是为了不让心爱的大孙话柄掉地上罢了。
没想到,小家伙接下来的话,差点让他站不稳!
“再过几天,黄河水灾,波及沿岸!尤其是粮食产量最高的河南府,必定受灾,眼看就要成熟的粮食皆被黄河水冲的颗粒不剩,今年的粮价还能不涨?”
话音一落,整个院子安静的可怕。
唯一的声音就是大枣树上刚落的那只叽叽喳喳的麻雀了!
好半晌,朱标才反应过来,厉声呵斥,“雄英!此事关乎百姓生计,休要胡言!”
“爹!我可没乱说,如果不信的话,现在大可派人去查……!”
小家伙话说一半,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去打树上的鸟,漫不经心的继续说道:“不过派不派都无所谓!等到的时候,粮食已经被淹了!有训斥儿子的功夫,还不如到御书房与皇爷爷商议个赈灾之策呢!”
叮!恭喜宿主,砸伤吕本,奖励续命五天!
嗯?
收到系统奖励,朱雄英十分意外。
看向吕本才知道,刚刚那个石头不偏不倚,刚好落他脑袋瓜子上了!
老家伙疼的龇牙咧嘴,却不敢吭声,硬憋的老脸通红!
甚至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故意的!
朱元璋深吸几口气,蹲下身子,认真说道:“乖孙儿,民以食为天,此事可玩笑不得啊!”
“我可没开玩笑,这些事都是白胡子爷爷告诉我的!如果皇爷爷不信,就给孙儿十万两,看孙儿能不能给你赚钱回来?”
小朱雄英伸出小手,讨要银钱。
“咳咳……”
朱元璋干咳了两声,“大孙,这钱可不兴赚啊!”
随后狐疑的看向朱标。
朱标自然也明白,连连摇头。
他就给几个孩子找了吕本这么一个老师,再没其他人了。
哪有什么白胡子老头啊?
现在整个东宫最老的,也就属面前的老朱了!
“大孙,告诉皇爷爷,你说的白胡子爷爷是谁啊?”
“嘘……”
小家伙做了个禁声的动作,低声说道:“白胡子爷爷不让我把他是神仙的事情泄露出去!”
朱元璋与朱标相视一眼,似信非信。
随即又问,“那你是在哪见到白胡子爷爷的?”
“就半个月前,孙儿大病之时!白胡子爷爷将带孙儿到天空之中,云朵之上,告诉孙儿好多好多事情,还教了孙儿不少本领呢!”
“半个月前?”
“对!”
他就是半个月前穿越而来。
可不就是那个时间知晓的这些事?
“也就是说……”
朱标眼珠一转,突然反应过来,“臭小子你半个月前就知道这些了?那为什么不早说?”
这么大的事,无论真假,都提前做好准备为好。
一旦是真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爹爹也没问啊!”
“那你就不会主动说?”
“你没问,我为何要说……?”
朱标再次被这个熊孩子气到脸色发青。
“标儿,别说那些废话了!赶紧跟咱去御书房!”
“云奇,立即召六部尚书到御书房议事!”
“召郑国公、梁国公等一同前往……!”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