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清笛小说 > 玄幻奇幻 > 每三年诈尸一次,全修真界都慌了陈长生玄天

每三年诈尸一次,全修真界都慌了陈长生玄天

四更不睡 著

玄幻奇幻连载

陈长生问道:“城隍大人能显化人身?”城隍答道:“不瞒先生,虽说小神香火微薄,不过显化真身,还是做的到的。”陈长生听后连忙摆手道:“不是,城隍大人误会了,陈某不是这个意思。”城隍却好像并不在意的样子,说道:“香火微末也是实话,先生无需介怀的。”他似乎认为陈长生就该这样说他才是。毕竟堂堂上仙,又怎会在意他这个小小的城隍呢。陈长生听后心中又是一叹。这找谁说理去。如今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装下去了。“我敬先生一杯。”城隍给陈长生倒上了酒。陈长生也不敢怠慢,两个人对饮了一杯之后。城隍便招呼陈长生道:“先生吃菜。”“好。”陈长生点了点头,尝了尝面前摆着的菜。一共十三道菜,鸡鸭鱼肉各色皆有,不仅如此,一旁还摆着鲜甜的瓜果,饭后解腻。这般...

主角:陈长生玄天   更新:2025-04-18 21: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长生玄天的玄幻奇幻小说《每三年诈尸一次,全修真界都慌了陈长生玄天》,由网络作家“四更不睡”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陈长生问道:“城隍大人能显化人身?”城隍答道:“不瞒先生,虽说小神香火微薄,不过显化真身,还是做的到的。”陈长生听后连忙摆手道:“不是,城隍大人误会了,陈某不是这个意思。”城隍却好像并不在意的样子,说道:“香火微末也是实话,先生无需介怀的。”他似乎认为陈长生就该这样说他才是。毕竟堂堂上仙,又怎会在意他这个小小的城隍呢。陈长生听后心中又是一叹。这找谁说理去。如今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装下去了。“我敬先生一杯。”城隍给陈长生倒上了酒。陈长生也不敢怠慢,两个人对饮了一杯之后。城隍便招呼陈长生道:“先生吃菜。”“好。”陈长生点了点头,尝了尝面前摆着的菜。一共十三道菜,鸡鸭鱼肉各色皆有,不仅如此,一旁还摆着鲜甜的瓜果,饭后解腻。这般...

《每三年诈尸一次,全修真界都慌了陈长生玄天》精彩片段

陈长生问道:“城隍大人能显化人身?”

城隍答道:“不瞒先生,虽说小神香火微薄,不过显化真身,还是做的到的。”

陈长生听后连忙摆手道:“不是,城隍大人误会了,陈某不是这个意思。”

城隍却好像并不在意的样子,说道:“香火微末也是实话,先生无需介怀的。”

他似乎认为陈长生就该这样说他才是。

毕竟堂堂上仙,又怎会在意他这个小小的城隍呢。

陈长生听后心中又是一叹。

这找谁说理去。

如今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装下去了。

“我敬先生一杯。”

城隍给陈长生倒上了酒。

陈长生也不敢怠慢,两个人对饮了一杯之后。

城隍便招呼陈长生道:“先生吃菜。”

“好。”

陈长生点了点头,尝了尝面前摆着的菜。

一共十三道菜,鸡鸭鱼肉各色皆有,不仅如此,一旁还摆着鲜甜的瓜果,饭后解腻。

这般排场,真让陈长生有些受宠若惊。

陈长生尝了道菜后,开口问道:“城隍大人在职有多少年了?”

城隍想了一下,说道:“大概,三百余年吧,不算长,小神生前本是秋月坊的坊正,平生积德行善,尚有功德,死后便继任了城隍之位。”

“不过,先生可别再唤我大人了,老夫真的经受不起啊。”

三百年多年,还不算长......陈长生眼角微微一动,但又很快平静了下来,接着说道:“不如陈某便唤城隍大人为老城隍,如何?”

“这......”老城隍想了一下,点头道:“也可。”

“善。”

陈长生将那腰间的葫芦放在了桌上。

“老城隍特意赴宴招待陈某,并且,还等了三年之久,陈某受宠若惊,不过陈某却只带了一葫芦酒来,还望老城隍莫要嫌弃。”

“岂敢岂敢,小神能与先生共饮,已是幸事。”

秋月酿倒出,城隍闻着酒香,尝了一口。

随后便反应了过来,说道:“这是西桥酒肆的秋月酿?”

“正是。”

陈长生说道:“那酿酒的张老头与陈某是因酒结缘,陈某每次来此都要打上一葫芦。”

老城隍说道:“先生当真随和,游于市井,实乃上仙风范。”

陈长生听后摇头道:“上仙还称不上。”

老城隍也没多想,举杯说道:“与先生共饮。”

“请。”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酒水配着这一桌子饭菜,话匣子也算是打开了。

陈长生与老城隍又聊起了流云观。

老城隍说道:“前年大雪,流云观观主在坊间收了五个落魄孩子上山,也算是功德无量。”

“五个?”

陈长生不禁说道:“如今都还安好?”

老城隍却摇头道:“五个孩子,有一个在雪化的时候冻死了,另外四个则是平安活了下来,如今正在流云观中。”

“命途多舛。”

陈长生摇了摇头,不禁一叹。

老城隍点头道:“生死已是常态,有些人命数如此。”

“老城隍也信命数?”

陈长生问道。

老城隍听到这话后顿了一下,他认为陈长生这是在考验他。

他仔细思索,然后答道:“信也不信,凡人命数早成定律,但亦有破命数而成之人,就好像先生,就在命数之外。”

“而小神的命数,则是等着功德圆满的那一天,携福禄在身,轮回转世,或许能得一世好命。”

陈长生听后思索了一下,摇头道:“老城隍认为,自己仍为跳出命数?”

老城隍点头道:“纵使成为城隍,亦无法逃脱这命数。

““我也不瞒先生,小神守护此地已有三百余载,虽有香火,也铸金身,但至始至终,我都无法离开这里。”

“想方设法请先生来,也是想求先生为小神指条明路,如何才能跳出这命数之外。”

陈长生也清楚今天肯定会有这一劫。

但说实话,他哪里懂这些啊。

什么命数,什么长生,都是胡说八道的,他一介凡人,又能懂什么。

怎么办?

陈长生心中有些犯难,他使自己冷静下来,思索起了对策。

“陈先生?”

老城隍见陈长生久久不答,于是便退了一步,说道:“许是小神唐突了,先生莫怪。”

陈长生抬起头来,说道:“并非如此。”

如果他今天不答的话,搞不好会被怀疑,而且陈长生今日来也是有所求的,不能就这么放过这次机会。

紧接着,陈长生开口道:“其实在陈某看来,老城隍你或许想差了。”

老城隍听到这话顿时激动了起来,连忙问道:“敢问先生,差在何处?”

“命数乃是天定,不过......”陈长生说道:“老城隍难道觉得,自己成为城隍亦在命数之中?”

老城隍顿了一下,神色错愕,“先生的意思是......”陈长生继续说道:“或许并非如此。”

“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亦为,有一线之机,老城隍生前行善积德,故而有机遇成为城隍,这何尝不是从千万人中寻得了那一线之机,跳出了命数呢?”

“生死无常,而仙之一字,亦是从那千万人中,得那一线之机,二者其实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仙人修行,以天地元气入五脏,故而长生,而鬼神修行,则以香火为食,庇护万民,故有功德入体,成就功德金身,成长久之道。”

老城隍细细思索陈长生的话。

他的眉头紧皱,似乎有些想不清楚这里面的道理。

陈长生于是便继续开口说道:“仙以灵入体是修行,鬼神以香火入体,何尝又不是修行?”

老城隍听后大为震撼。

他抬手道:“先生是说,鬼神亦有机会得道成仙?”

陈长生点了点头,说道:“你走不出这里的原因,其实就好像是修为匮乏的仙人,看不到更高的层次,待你香火功德再进一步,人世何处不能游?”

老城隍嘶了口气,但转念一想,却又问道:“可这些年来,我这香火功德,却并未有多少增长,这可如何是好?”

陈长生说道:“仙有道心,道心坚毅,便能一往无前,可老城隍你却并未坚定自己的心道。”

“陈某且问老城隍一句。”

“人仙是仙,那鬼仙,何尝不是仙呢?”

老城隍顿在原地。

他嘴唇微张,有些说不出话来。


离开酒肆之后,陈长生提着那个酒葫芦去往了坊外。

在距离秋月坊十里地处,坐落着一座山峦,据传闻说,这山里面曾经来过神仙,神仙传下仙法,滴下三滴露水,化作了一处道观。

道观名为流云。

四十年前,流云观的老观主从山下收了三个孩子,各赐他们一个不得了的道号,玄天,玄地,玄黄。

老观主不懂道法,但口气却不小,天地玄黄,四个字,全都丢了出去,毫无规矩可言。

但就是这样一个口气极大的老头儿,却活了足足一百四十多年。

陈长生提着酒站在山门外。

三年没来,如今上山的路已经有了石阶,想来是三玄在这些年不断垒起来的。

他迈开步子,踏上了那台阶。

一步也没有漏过,直到来到那山上的道观门前。

三玄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转眼这么多年,他们早已不是当初的少年了,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皱纹,身形伛偻,已至暮年。

“见过陈先生。”

三玄齐声道了一句,恭敬俯身。

陈长生抬手道:“不必客气。”

玄天上前来,说道:“陈先生,师父他......”他话没说完,却已低下头来,眼中多了几分落寞。

一旁的两位师弟也是如此。

陈长生见他们三人这般神色,忽的反应了过来。

“他死了?”

玄天闭上了双眸,道了一声:“无量天尊。”

陈长生一时有些恍惚,他看了一眼手中提着的酒,本想着坐下与那老道士闲聊几句,再小酌两口。

如今看来,恐怕是没有机会了。

陈长生叹了口气,说道:“带我去看看他吧。”

“先生请。”

玄天带着陈长生朝着道观里走去。

顺着道观后面的一条小道,几人来到了后山上。

哪里矗立着一座孤坟,其碑上写道——流云观观主洪三才之墓。

陈长生站在墓碑前沉默许久。

洪三才应该是他如今见过最长寿的人了。

陈长生问道:“洪老观主仙逝前可有什么吩咐?”

玄天说道:“师父他让先生您来定夺。”

陈长生接着问道:“还有呢?”

玄地上前道:“师父还留下了一个疑问。”

“问的什么?”

陈长生问道。

“师父让我们问先生您......”玄天迟疑了一下,说道:“可否求得长生?”

陈长生没有回答,又问道:“还有呢?”

“没有了,师父问完这句便仙逝了。”

玄天说道。

陈长生点头表示知晓,目光看向那座坟墓。

良久之后,他将手中提着的酒葫芦打开,倒在了墓碑前。

酒水流淌下来。

落在地上,再沁入地下。

没想到,这酒打来,却成了这般用途。

谁又想到转眼之间,就物是人非了呢,陈长生心里郁闷,对于缠在他身上的诅咒,也越发讨厌了起来。

葫芦里的秋月酿流干了,陈长生慢慢回过神来。

陈长生无奈摇头,对着那孤坟墓说道:“我还以为你能活再活个十几年呢。”

“洪三才啊洪三才,亏你叫这个名字,天地人三才,你是一样都没求得,到死的时候还在执着于这样的问题,你又不是蠢,又怎么会想不到呢。”

后方的三玄左右看看,都有些不解。

先生这话?

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长生收回目光,他转过身来,看向了面前的三玄。

“你们师父修了一百四十七年的仙,到头来却不如常人活的逍遥自在,终究难过。”

“我与你们师父也算故交,他虽交代下来让我来安排你们三人,但事情始终不该由一个外人来决定,这不合规矩。”

陈长生道:“所以,往后种种便由你们自己决定吧,要走要留,都随你们的遍。”

玄天听到这话仿佛有一块大石头落地。

他长舒一口气,拱手俯身道:“谢陈先生成全。”

陈长生摆了摆手,又看向玄地,问道:“你呢?”

玄地说道:“我与玄天师兄同路而行,去往人间。”

陈长生点了点头,接着看向玄黄。

“玄黄,你们三个之中,你年纪最小,你又作何打算?”

玄黄顶着一头白发,面容枯槁,却与那两位师兄不同。

“玄黄想留下来守着道观。”

陈长生看着面前恭敬的玄黄,半天没有说话。

其实,洪三才并没有修得仙道,只是单纯的长寿,活了一百四十多年罢了。

“为求长生?”

陈长生问道。

玄黄摇了摇头,说道:“为了传承。”

他继续说道:“自我上山以来,已有四十八年岁月,想来我应当也能像师父那样,再有四十八个春秋,将传承留下,足够了。”

陈长生笑了一下,说道:“你最像你师父。”

玄黄笑道:“两位师兄也总这样说。”

陈长生却是道了一句:“你的两位师兄都是聪明人,只有你最蠢。”

玄天和玄地听到这话都不禁低下了头来。

玄黄却是道了一句:“先生教训的是。”

陈长生摆了摆手,说道:“你自己愿意就好,你若是待在山上,我也管不着你。”

玄黄舒了口气,俯身道:“多谢先生。”

陈长生目光扫过几人,他长舒了一口气,说道:“该下山的便下山去吧,想留下来的留下来便是,就这样吧,免得唠叨。”

玄天和玄地拜过陈先生,没有半刻逗留,便下山去了。

......山上观中便只留下了陈长生与玄黄两人。

陈长生与玄黄站在道观门口。

而玄天玄地已然走在了下山的石阶上,年过半百的他们步履蹒跚,却又好像是解脱一般。

“无量天尊......”玄黄长叹一声,说道:“两位师兄自将找到他们的道。”

陈长生笑道:“那是人间极乐。”

玄黄说道:“先生,人间极乐,应当也是道吧?”

陈长生想了想,点头道:“这话倒也不错。”

人间红尘,何尝不是极乐呢。

他看了一眼天色,见时候已经不早了。

“时候不早了,陈某也该走了。”

玄黄点了点头,恭敬的道了一句:“陈先生慢行。”

陈长生迈开步子,走上了下山的台阶。

玄黄心有疑惑,在陈长生要走之际喊住了他。

“陈先生。”

陈长生顿住步子,回头道:“可还有事?”

“玄黄可否问先生一个问题。”

陈长生点了点头。

玄黄继而问道:“先生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陈长生看着他道:“你不求长生?

问这个做什么?”

玄黄笑着说道:“若有答案,我也好有个念想。”

陈长生看了他一眼,片刻后说道:“答案在我的字里。”

“长生久视,陈某取长生为字。”

玄黄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问道:“所以,先生可是求得长生了?”

“不曾。”

陈长生却是否认了。

蜉蝣,算不得长生。

陈长生见玄黄目光执着,却又忽的改口道:“而是长生在我。”

玄黄愣了一下,却见陈先生已然回头往山下走去,那一袭青衫已然行至拐角,再也不见身影。

他忽的有些恍惚吗,耳畔也不断响起了陈先生最后说的那句话。

玄黄抬起头来,看向了那天边的黄昏似是心有所感,道了一句:“无量天尊......”
陈长生走在那官道之上。

抬头所见,是即将坠落而下的黄昏,似要将这周围的山峦都给染红。

陈长生晃了晃葫芦,里面的酒一滴都没有剩下。

秋月酿原是打来想与那老道士共饮的,到头来却被那老道士一个人给‘喝’了个干净。

“害我没酒喝。”

陈长生轻声叹了一句,吐出心中不快。

虽然他早已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但当知晓之际,还是会感到万分不快。

可生老病死本就是人间常态,他也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阻拦这一切。

这大概是他最不痛快的一天了。

陈长生索性找了棵树坐了下来,静静的等待着夜幕的降临。

等那落入彻底淡去,他也该继续下一个三年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声音传来。

“陈先生怎会坐在这里?”

陈长生睁开双眸,看了过去。

来者身着官袍皂靴,面覆黑鸦面具,然而却没有双腿,犹如一缕魂魄一般飘在陈长生的眼前。

陈长生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他有些不解,为何这东西会找上他,而且还喊了他一声陈先生。

陈长生强装镇定,起身问道:“敢问巡游…寻我何事?”

来的不是人!

但也不是鬼!

而是这秋月坊城隍庙的阴司巡游!

介于人鬼之间,称为鬼神。

陈长生前些年醒来的时候就在秋月坊见过几次,后来还去城隍庙拜会过,只不过并没有跟这些阴差巡游搭过话。

面具下的日巡游发出了笑声,接着却是伸出手来揭开了面具。

在那面具揭开的那一刻,陈长生却是忽的一愣。

巡游拿着面具,看着陈长生笑道:“先生莫非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陈长生身形微顿,眼中难以掩饰的惊愕。

“你你你......”陈长生回过神来,他吧唧了一下嘴,问道:“你怎的成了阴差了?”

洪三才笑道:“生时功德有数,城隍大人便提拔贫道成了阴司巡游。”

陈长生听到这话神色一顿。

然而下一刻,他却是忽的大笑了起来。

洪三才疑惑道:“陈先生笑什么?”

陈长生笑着说道:“陈某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那秋月酿都洒在你坟前了,谁知你这时候却又忽的出现,还成了阴差,洪三才啊洪三才,陈某险些被你耍了一通啊。”

洪三才也笑了起来,接着解释道:“贫道也并非有意欺瞒先生,只是巡游也需日夜更替,贫道也只能趁着黄昏之时才能抽空前来面见先生,先生莫怪。”

陈长生的笑容收敛了一些,说道:“没死就好。”

“死了。”

洪三才说道。

陈长生道:“死了一半。”

洪三才无奈一笑,点头道:“先生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陈长生笑了笑,却是忽的看向了天边。

那黄昏落日,已然落下山一半了。

他不禁说道:“可惜了,你来的不是时候,若早些来,咱们还能坐下多聊几句。”

“贫道倒是觉得时候正好。”

洪三才上前坐下,与陈长生对坐而谈。

陈长生问道:“正好?”

洪三才说道:“往年今日,贫道与先生坐于流云观前,一葫秋月,论长生仙道,可惜世事无常,如今贫道非人,但却还能与先生对坐而谈,还有什么不是正好的呢。”

“是极是极。”

陈长生点头一笑,说道:“可惜今年没有秋月酿,要不然还能小酌两杯。”

“时间还长,下次一样也能与先生痛饮。”

“说话算话。”

“那是自然。”

两人对视一笑,老友相见,总是有些说不完的话。

洪三才也想不到自己死后会成为阴差,甚至还能再次见到陈长生,一切自有一个‘缘’字。

洪三才问道:“如今成为巡游,贫道反倒是想明白了许多事,原是贫道生前从未寻得那长生仙道,虽活了一百十四余载,但说到底也只是长寿罢了,只有先生你,才是真的寻得了长生仙道。”

陈长生听到这话问道:“何以见得?”

“没有别的解释。”

洪三才说道:“贫道与先生相识五十余载,先生不老,不死,甚至连阴司簿册中都寻不到先生的名字,唯有上仙才会如此。”

陈长生摇了摇头,说道:“我看我像吗?”

“不是像,而是就是。”

洪三才答道:“若非如此,先生又如何能看的到我呢。”

“我生来便看的见鬼神。”

陈长生说道。

洪三才却是说道:“独具慧眼,亦非常人。”

陈长生玩笑道:“说白了你就是不把我当人看呗。”

“不是这个意思。”

洪三才哭笑不得,接着说道:“贫道是觉得可惜,生前明知仙人在前,却始终悟不到仙道,大概是没有仙缘吧。”

“我可不是仙人。”

陈长生摇头否认,然后撇开话题道:“所以你这话的意思是,认命了?”

洪三才点了点头,说道:“认命了。”

陈长生微微点头,说道:“生时英杰,死后枯骨,人往往在最后一刻才会认命,此为常人之道。”

“先生所言极是。”

说话之间,那落日又下去了一半。

天色也愈发阴沉了起来洪三才顿了一下,却又开口道:“先前出坊之时,城隍大人曾问过贫道关于先生的事,同有一事托我与先生商量。”

陈长生愣道:“城隍大人?

托你跟我商量?”

洪三才说道:“其实城隍大人很早就知晓先生您的存在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想找机会与先生见一见,又怕怕叨扰了先生,所以一直犹豫,这才托贫道来请先生。”

陈长生听到这话有些受宠若惊,说实在的,他真不是什么上仙,纯粹就是身上的诅咒才让这些人产生了一些错觉。

看起来,秋月坊的城隍也误会了!

这可怎么办......洪三才笑道:“贫道成为巡游,说不定也是拖了先生的福呢。”

陈长生摆手道:“跟我可没关系,是你自己生前行善积德,才有了这个机会。”

洪三才却是不认同,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沾了陈长生的光。

洪三才也没继续往下说,而是回归正题道:“陈先生不如先给贫道个答复,我也好告知城隍大人。”

陈长生转头看向天边。

落日只余下了些许轮廓,很快就要沉下去了。

他倒也想去见见城隍大人,一来是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的城隍,二来则是想寻找一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破除自己身上蜉蝣的诅咒。

“时不待我。”

陈长生不禁摇头。

“时不待我?”

洪三才眨了眨眼,有些不解。

“嗯。”

陈长生回过头来,说道:“既是城隍大人有请,陈某自当前去,不过今日恐怕不行了。”

“那是何时?”

陈长生答道:“恐怕得到三年之后。”

洪三才听后点了点头,这与他料想的差不多,陈先生一直都是如此,每三年便会来见他一见。

最后一抹余晖就要落下。

陈长生打了个哈切,一股困意袭来,说道:“我该走了。”

“三年后的今日,陈某定当赴宴。”

“我送送先......”洪三才就要起身相送,然而下一刻,他却是忽的呆住了。

在那最后一抹余晖落下之际。

陈长生的身影忽的变的虚幻起来。

洪三才眨眼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然而,这一切,却又是确确实实发生在他眼中了。

天色暗淡。

陈长生的身影竟像是飞沙一般,在一阵风吹过之际,散落而去。

仅是眨眼之间,便再无踪影。

洪三才神色错愕,好一半晌才回过神来。

“来去无踪,果真上仙也......”
“最难熬的时候又要来了......”算起来,这已经是他第十九次死了,对于这些,他也早已习以为常了。

多死两次,也就习惯了。

陈长生再次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接下来,就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了。

相比起来,这才是最难熬的。

这与做梦完全不同,因为意识是醒着的,就好像是深夜里的人们会不断的质问自己一般,内心诞生出来的恐惧,比外界来的,更加磨人。

陈长生第一次处于‘死’的状态的时候,险些就疯了,不过好在是熬过来了,后来再经历的时候,也就习惯了不少。

到如今,他也能平静面对了。

在意识存在的这段时间里,他时常会想一些哲学问题,要么就是回忆一下上辈子,或者是展望一下外面的事。

有时候无聊,也会琢磨一下怎么摆脱这个诅咒,总之就是不能让自己闲下来。

如此,便又能熬过一个轮回。

......在那城隍庙门口。

城隍大人在门口辗转,是不是看着外面,心中有些焦急。

直到一位日巡游的身影出现在他的眼中,城隍大人才抬起头来,快步迎了上去。

洪三才恭敬道:“城隍大人。”

“那位先生怎么说?”

城隍大人焦急问道。

洪三才起身答道:“回城隍大人,陈先生他答应了,不过......不过什么。”

“先生他说,得等到三年后的今天,才能来赴宴。”

城隍大人听后心中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能来就好,能来就好。”

城隍大人脸上露出了笑意,他轻抚白胡,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

他将目光投向了洪三才,说道:“做的不错,上一任阴鬼使功德圆满,已入轮回,如今位置正好空缺,你接下来,便任阴鬼使吧。”

城隍之下分四司三使,而阴鬼使便是三使之一,掌管日巡游与夜巡游,职位就如同衙门里的捕头一般。

洪三才听后连忙跪地,“谢城隍大人提拔!”

城隍大人双手负背,说道:“起来吧,往后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另外,你再跟我聊一聊这位陈先生,如何?”

洪三才心中明白了过来,答应道:“遵令。”

他心道果真如此。

自己就是沾了陈先生的光。

如今看来,陈先生比他想想的还要厉害的多,甚至于城隍大人都要这般想方设法的去请。

想到这里,洪三才不禁想起了生前与陈先生对坐长谈的日子。

这般看来,只是自己没这仙缘罢了。

自己抓不住,怪不得别人。

......时光匆匆,岁月轮转。

张老头依旧开着他那酒肆,那一日见了陈先生,他问出了自己许久都不敢问出来的话,为此他还担心了好些日子,但当他慢慢回味过来的时候,却又感觉没那么害怕了。

他又想起了陈先生说的,想想的确该给自己这手艺找个传下去的人,可如今自己年老,子嗣是不可能了,只有慢慢找了。

而当初的流云观观主洪三才,则带着一众日夜巡游,游走在人鬼之间,维持着秋月坊的安宁。

说起来,这样也算是长生了,只是不再是人罢了。

而那流云观中留下的玄黄也成为了流云观新的观主。

在先生走后第一年。

秋月坊所属的安宁县遭了一场大雪。

这场大雪非同寻常,光是秋月坊,就有十余户人家的屋子被厚重的积雪压塌,更有不少人户一觉之下,就再也没有醒来,活生生被冻死在了梦里。

官府与坊间市民即刻组织起了抗灾,虽说好转了不少,但也有不少人因为这一场大雪流离失所。

也是在这一年,那流云观中的道长下了山,从山下带了五个孩子上了山,四男一女,都是孩童。

又是新的一个轮回。

而身为鬼神的洪三才也知晓了这件事,为此还亲自回山看了一眼。

见观内再次焕发生机,他心中也不免舒畅了不少。

冬去春来。

不少人死在了冬日里,而活下来的人,仍旧要面对新的生活。

安宁县各坊都出现了不少乞丐,这些人都是在那场大雪中无家可归的人,命好没被冻死饿死,就成了乞丐。

而秋月坊酒肆里的张老头也在开春的这一年收留了一个小乞丐。

代价则是半块糠饼。

张老头眼光不错,小乞丐很是能吃苦,才初春的时候天气阴冷,跟着他去坊外山涧挑水,没说过一个累字。

也算是捡到了一块宝。

大灾过后,民生逐渐恢复,安宁县也重回了往日的平静。

坊间的树下总有闲人围坐,谈论趣事,茶馆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连同着那桥边的面馆,一样也热闹了起来。

————转眼间,便是三年岁月......————在某一日里,城隍庙忽然关了门。

据说是有鬼神托梦给了县令大人,安宁县的县令大人亲自来了一趟秋月坊,命人封锁了城隍庙周边,三日之内不准任何人接近城隍庙。

这一切,都是为了等待某个人的到来。

当初张老头收留的小乞丐如今已至舞象之年,头顶戴着一个毡帽,一副小二模样,看着壮硕,皮肤也黑黑的。

而张老头收留他之后,给他取了新的名字——小六。

一双皂靴踏入酒肆。

来人将那葫芦放在了台上,说道:“秋月酿,先上一壶,葫芦打满。”

小六看着递上来的酒葫芦,见那大小,有些为难道:“客官,近些日来秋月酿卖的多,剩下的,恐怕打不满这个葫芦。”

“不够了?”

小六听到这一道声音,抬眼看去。

只见那青衫先生回头来,看向了他。

小六有些恍惚,在秋月坊这么多年,他从未见过这般气质儒雅的人,连那面容,看着都给人一种清净之感。

陈长生见此人年岁不大,于是便问道:“你们家掌柜呢?”

小六回过神来,说道:“我们家掌柜的去打油去了,一会就回来了。”

陈长生想了想,说道:“那我便等一会就是了。”

小六点了点头,招呼着陈长生进门。

“先生您先坐。”

小六问道:“先生喝茶,还是喝酒?”

“来酒肆自然是喝酒。”

陈长生笑道:“葫芦打不满,但上一壶,总是有的吧?”

“有的。”

小六答应了一声,说道:“先生且等上片刻。”

陈长生摆手道:“去吧。”

小六接着便打酒去了。

陈长生则是坐在酒肆里打量了起来。

别说,变化倒是挺大,张老头还将这酒肆给修缮了一翻,看着规矩了不少。

而小六则是时不时看向那位先生,他心想着这般谈吐气质,这位先生定是不凡,万万不可怠慢了才是。


‘死’后的岁月是最为难熬的。

陈长生不断的调整心态,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进了炼神之中,这也让他‘死’后的意念难得的清醒了些许。

在不断的修行之中,他也感觉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若是放在以前,他在‘死’后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绪,而如今,却能做到‘想’与‘不想’,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这实则是一件很难的事。

再度沉入那片忘却虚空之中,陈长生感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安宁。

没有内心的恐惧,也没有任何抱怨。

那般玄妙的状态让陈长生沉醉其中,甚至于有些上瘾。

‘这就是炼神吗,当真玄妙......’陈长生保持着炼神的状态,因为在他看来,这样能够使得‘死’后的时光过的快一些。

等待下一次醒来。

......童家三口连夜去了一趟城隍庙。

童知唤在城隍老爷的神像之前连连磕了几个响头,而他阿爹阿娘也在诚心致歉。

城隍大人听其心声,却是听到了陈先生三字,也注意到了这三人。

‘童知唤,童才正......’老城隍想了一下,看向了堂下所跪的几人。

他见那童才正身上有金光环绕,那是他身上的功德。

‘原来是仁济堂的童大夫。

’也难怪他身上会有这般功德。

童知唤而后又给城隍老爷上了三炷香。

童才正开口道:“小儿无意冲撞了上仙,犯了大不敬之罪,特来赎罪......”跪了又跪,拜了又拜。

俞氏也在一旁陪同着,童知唤亦是诚心认错,希望得到宽恕。

在庙中待了半个时辰之后,一家三口这才起身回去。

老城隍看着这离去的三人,心中思索了起来。

按理来说,这的确是大不敬,但陈先生既然肯放童知唤走,想来也是并不计较这些小事。

而他爹童才正又是坊中的大夫,有功德在身,这些年也常开义诊,使得秋月坊少了许多疾苦之事。

倒不如走上一趟,也免得他们多想。

夜晚。

童知唤心中还是害怕,晚上都是跟着阿爹阿娘睡的。

“知唤不怕,不会有事的,安心睡昂,阿爹阿娘都在这呢。”

“嗯。”

阿娘又哄着他,一直到很晚才睡着。

童知唤睡后入了梦中。

在那梦中,他似乎看到了一位身着黄蓝长袍的老者。

他一眼就认了出来,这身装扮,跟城隍庙中的城隍老爷一般模样。

“城,城隍老爷......童知唤,你可知罪!”

童知唤在梦中吓的浑身颤栗,跪地之后连忙认错。

“城隍老爷,小子知错了,再也不敢了,阿爹,阿娘,你们在哪里,阿爹......”童知唤在梦里哭的尤为大声。

入梦的老城隍见此情形不由得一愣。

“肃静!!!”

老城隍呵斥一声,梦中的童知唤忽的发现自己竟哭不出声音来了。

他面露惊恐看着面前的老城隍。

老城隍轻咳一声,说道:“你虽冒犯上仙,不过好在上仙并未与你计较什么,而你也知晓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往后,切记不可再做出今日之举,否则,没人能救得了你。”

童知唤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来,他只好点头已示知晓。

老城隍微微点头,接着袖子一摆。

童知唤从梦中醒了过来。

他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从床上坐了起来。

阿爹阿娘,都已熟睡,而这个时候,外面也是漆黑一片。

“呼呼呼......”童知唤咽喉滚动,好一半晌才回过神来。

“神,神仙......真是神仙!”

童知唤目光有些呆滞,他心中感到一阵后怕。

但想到方才在梦中城隍老爷说的话,他那颗悬着的心,也彻底安定了下来。

没事了,没事了......童知唤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他看了一眼熟睡的阿爹阿娘,接着便老实躺了下来,安心的睡了过去。

......薄雾升起,天色灰蒙蒙的,坊间也有鸡鸣声传来。

秋月坊外流云观。

观中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摆着的瓜果,还有一些蜜饯,这些是拿来招待客人的。

在流云观中,这些都是顶好的东西,平时都吃不到,唯有上元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个桃子,但如今,这桌上却是满满一堆。

这可馋坏了观里的四个师兄妹。

而一转头,却见师父仍旧站在那观门口,似乎在等待某人的到来。

年纪最小的紫苏细声问道:“师兄,你说师父在等谁啊?”

常山摇了摇头,说道:“师兄也不知道。”

山涧的雾气一点点退去,在天完全亮起之时,有一位柴夫上了山来。

柴夫见来到了观主玄黄的面前,说道:“道长,昨天下午的时候,城隍庙外面的官差就走了。”

玄黄回过神来,又问道:“城隍庙也开了吗?”

柴夫点头道:“开了。”

玄黄心中微叹,他知晓是等不到陈先生。

“有劳了,请进观中喝一碗茶水吧,还有些许瓜果,也可尝尝。”

“道长客气了,茶就不喝了,老汉我还有事没弄完,就先回去了,不打扰道长清修了。”

玄黄走进了道观之中拿了两个桃子出来,追上之后,将那桃子硬塞进了柴夫的怀中。

好说歹说,那柴夫才勉为其难的收了下来。

送走柴夫之后。

玄黄也回了观众。

他看着几个徒弟眼巴巴的看着他,也清楚这几个是馋这一桌的瓜果蜜饯了。

“不是很想吃吗?”

玄黄笑道:“过去拿吧。”

二师兄商陆眨眼问道:“师父,真的能吃吗?”

“可以。”

玄黄点头笑道:“不过得吃完,不可有剩的,不然就可惜了。”

四个徒弟听到这话顿时喜笑颜开,一个个都跑到了桌子前吃了起来。

小师妹紫苏抱着个桃子啃了起来,怀中还塞着一个,大师兄则是拿了一块蜜饯,剩下的都分给师兄弟了。

玄黄则是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闭目休息了起来。

大师兄常山上前,递了一个桃子给师父,“师父,桃子。”

玄黄摇了摇头,笑道:“师父不吃了,你们吃。”

三师弟玄参上前来,他吃着蜜饯,问道:“师父你到底在等谁啊?”

玄黄见四个徒弟都很好奇。

“都想知道?”

“嗯。”

“想知道。”

四个徒弟看着师父,东西都不吃了,就等着师父开口。

玄黄只是和煦一笑,缓缓开口道:“只是一位先生。”

“先生?”

“嗯,只是一位先生。”

“所以,师父说的那位先生不来了吗?”

“会来的。”

玄黄闭上了双眸,说道:“早晚会来。”


茶馆的伙计倒是很有眼力见,陈长生坐下之后立马就上前询问,得了答复之后就给陈长生上了茶水。

张老头想了一下时日,说道:“陈先生似乎比往年来的早了几日。”

陈长生听到这话脸上竟是不自觉的浮现出了笑意,问道:“是吗?”

张老头点头道:“早了半月有余。”

陈长生一开始还在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感觉出错了,如今得到了张老头准确的答复,心中仿佛是有一块大石头落地。

修仙,真的消除诅咒的影响。

张老头见先生面带笑意,有些不解,于是便问道:“先生似乎很高兴?”

陈长生点了点头,说道:“高兴。”

张老头见陈长生这样回答,也知道不能再追问下去了。

他想接着说些话茬,但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其实说起来,他与陈先生虽认识多年了,但仍旧还是有些生疏的。

陈长生问道:“你这腿好些了吗?”

张老头听后说道:“没呢,一年比一年糟糕,天一冷起来就疼的厉害。”

“我记得上次见面的时候,还没有这么严重啊。”

“上次,都是两三年前的事咯。”

张老头笑道:“人老了就是多病,先生不老,所以也感觉不到这种无奈,我现在啊,就盼着小六能早点接手酒馆的生意,我也好安心的去。”

陈长生听到这话顿了一下,问道:“我记得你当初可是防备着的啊。”

张老头说道:“上次之后,我就让小六进了祠堂,磕了三个头给老祖宗上了香后他就跟我姓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放下比一直纠结着舒坦的多。”

陈长生听后很是欣慰,说道:“你是真看开了。”

张老头笑了笑,说道:“都是半条腿没进黄土的人了。”

他笑的苦涩,但却又好像有几分坦然。

张老头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说起这个,我倒是想求先生一件事。”

“求我?”

陈长生听到这话觉得诧异,说道:“你说,只要是我办得到的事。”

张老头直言不讳,说道:“如今我也有七十三了,身子骨也一年不如一年,身上的病也越来越多,所以,我想求先生给我算算,我还有几年可活。”

陈长生听后看了一眼张老头的天门之处。

在张老头的眉心之间,有着一团微弱的气,如今那团气已经所剩无几了,当完全淡去的时候,就是张老头的死期。

“你就这么好奇自己什么时候死?”

陈长生问道。

张老头说道:“我一直都想问的,只是之前一直不敢问而已。”

“越老胆子越肥了。”

陈长生摇头一叹,说道:“不过你问我我也不知道,陈某之前就说了,不会算命。”

他其实是看的出来的。

张老头眉心的生气已经很微弱的,大概是挺不到他再来的时候了。

“这样吗......”张老头也没再继续追问这件事,而是很识趣的闭上了嘴。

陈长生将目光转到了台上的说书先生。

“啪。”

只见那醒目一拍,说书先生缓缓开口道。

“说那文家女惨遭凌辱,却又被有心之人设局陷害,至使一家老小活生生被打死在自家院内......”陈长生问道:“这是什么故事?”

张老头解释道:“老故事了,当年永绿坊高家有位公子,是个出了名的纨绔,仗着他姐嫁给了上京某个大官府上就在当地胡作非为,当时的安宁县的县令也是碍于他姐夫的面子,一直放任着这位高家公子......这是个真故事?”

陈长生愣道。

张老头说道:“说书先生说的,也不全真,自然是改过一些的。”

“后来呢?”

陈长生问道。

“那位高家公子看上了咱们坊文老汉的女儿,文老汉家里做炊饼生意的,也没个依靠,自然是斗不过高公子,县令和坊正也没办法管,文家女自然就落入了那高公子的手里,不曾想第二天,文家女受不了这份屈辱,连夜逃出来就报官了。”

“谁料那高公子早在去衙门的路上就吩咐人打点了衙门上下以及文家周边所有知情的邻居,公堂对峙的时候,所有人都偏袒这位高公子,县令坊正以及文家周边的邻居全都一口咬定并无此事。”

“高公子又在堂上倒打一耙,反而告这文家女诬她清白。”

“还有这样的事?”

陈长生顿了一下道:“这样的人该不会还活着吧?”

“当然是死了。”

张老头说道:“死相极为凄惨。”

“怎么死的?”

“被恶鬼吸干了阳气死的。”

“嗯?”

听到这里,陈长生愣道:“鬼?”

“对。”

张老头说道:“这是五十多年前的一桩事了,文家女当时受不了这般屈辱,撞死在了公堂之上,公堂上死了人,这事也就闹大了,据说后面是那纨绔他爹求了他那女婿才将这件事给压下来,这本这件事就这么完了的......谁知道那高公子之后气不曾消,再次找上了文家。”

“而当时在场的除了文老汉还有一个人,是一个书生,这位书生与文家女早早结缘,那一年本该进京去赶考的,但因为文家女的死悲痛欲绝,本打算处理完文家女的丧事就去上京鸣冤,结果撞上了正好来找麻烦的高公子。”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可那一介书生又怎么会是那家丁恶奴的对手,在争斗的过程之中,文老汉又上前阻拦,不料那家丁失手将那棍子砸在了文老汉的天门处,当场就没了气。”

“高公子见状也有些怕了,想着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于是命家丁把那书生也活活打死在了院子里。”

“所以,那个鬼,是书生?”

陈长生问道。

张老头点头道:“书生死后怨气不消,化作厉鬼,当晚就吞了高家十余口人,后来这件事被传开之后,就有说书先生专门编了话本,如今还时常说起。”

陈长生点头道:“屠了高家满门之后,那书生去哪了?”

张老头笑了笑,说道:“自然是被城隍老爷收服了。”

他的话音一落。

却听那台上的说书先生说道:“只见城隍老爷将那恶鬼书生逼至文家院子,金光大震,一道神鞭打在了那恶鬼书生身上,抽至那水池之中。”

“一众阴差结下大阵,引出一块神石,霎时间金光普照,城隍老爷口念法诀,一道金光落入神石之中,将那恶鬼镇在了池中,永世不得翻身!”

陈长生听后心中一怔。

他手中的茶碗顿在半空,莫名间好像想起了什么。

他好像......在哪听过这个事。


这顿饭,算是圆圆满满的结束了。

老城隍原是打算留陈长生休息一夜,明日再陪他在秋月坊好好逛一逛的,若非陈长生百般推脱险些就没能走出这个门。

陈长生走出了门,回头道:“不必送了,陈某自有去处,老城隍无须担心。”

老城隍心中想着或许是先生不想被打扰,也不敢多有冒犯,于是便说道:“那先生慢走,小神不打扰先生。”

陈长生心中松了口气,朝着长桥的方向走去。

他现在一心都想着怀中那份练气法门。

这些年来,他想了无数种办法,破除蜉蝣诅咒,但最终的结果,却都不尽人意。

这也让他意识到,凡人之力是没办法破除诅咒的,如今找到了修行的门路,或许也能从中找到方法。

老城隍站在门口,望着那渐行渐远的陈长生。

他回忆起方才先生抄录法门的那一幕,心中再次感到了震撼。

“这位陈先生,太过非凡了!”

老城隍不禁感到有些后怕,若是自己知晓陈先生有这般大的本领,他绝对不敢去招惹。

不过如今看来,结果也是好的。

老城隍轻抚白胡,心中欣慰。

却在此时,一队阴差巡游回到了城隍庙宇。

“禀城隍大人。”

洪三才腰挎长刀,俯身上前,禀告道:“池中的封印已经加固了一遍了,想来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出现松动。”

老城隍满意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做的不错,只不过你回来的有些晚了,陈先生他已经走了。”

洪三才顿了一下,说道:“先生走了?”

老城隍点头道:“前脚才走。”

洪三才张了张口,心中有些蠢蠢欲动。

老城隍看出了他心中所想,于是便说道:“想去就去吧,晚些回来再随我去那古井看看。”

洪三才面露喜色,拱手道:“谢过城隍大人!”

说完他便朝着追寻着先生的步伐追上前去。

老城隍则是轻抚着白胡,心中暗自思索着。

他与先生的交情远不如洪三才与先生要好,老城隍心中清楚,只要洪三才与陈先生的交情不断,那么他与先生的接触一样也不会少。

当初,他也是觉得因为陈先生的原因,才让洪三才死后成为巡游的。

老城隍心中暗笑,他对自己当初的这个选择十分满意。

......陈长生前脚才走下桥。

随后却是听到了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先生!”

“陈先生!!”

陈长生回过头去,看到了来者。

洪三才飘到了陈长生的面前,抱拳道:“见过先生。”

陈长生笑道:“我还说今天怎么没见到你。”

“先前有公务在身,耽搁了,不过好在是赶上了。”

洪三才和煦笑道:“三年不见,先生还是一点都没变。”

陈长生扫了他一眼,说道:“你倒是变了不少啊,身上已积累了不少功德香火,越来越有阴差的样子了。”

“先生上次走后,城隍大人便提拔我成了阴鬼使,全是托了先生的福。”

“怎么又是托了我的福了。”

陈长生笑了一下,摆手道:“陈某可是什么都没帮上你。”

“先生虽这样说,但贫道心里却是清楚为什么,若非先生,说不定我连阴差都不是,更别提阴鬼使了。”

陈长生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再说些什么。

这些道理,他又怎么不明白呢。

再之后,两个人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了下来闲聊。

洪三才跟他生前一样,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

“前年那场大雪当真是厉害,不少人都死在了大雪夜里,连续几日坊里都是怨气漫天的,忙活了好些日子。”

“去年的时候还有一只成精的鼠妖跑进坊里偷鸡吃,先生你可不知道,那鼠妖钻洞当真是快,我一连追了它几日才将它给抓到。”

“还有还有......”......洪三才说着他成为阴差这些年的所见所闻。

这甚至是陈长生都没听说过的新鲜事。

别看他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了,但真正醒来的时候,不过才十几天罢了,听洪三才说的,他也不觉得无聊,反而很好奇妖物和邪祟是什么样子的。

“你这些年过的还算挺有意思的啊。”

陈长生笑道。

洪三才说道:“秋月坊出不了什么厉害的邪祟妖物,顶多就是一些小妖,所以也废不了什么劲,但万一要是碰上什么厉害的妖怪,那就真是要命了。”

“那你碰上过吗?”

“不曾,不过秋月坊倒是有个厉害的恶鬼,只不过一直被封印着,今日我就是因为去加固封印才险些没见到先生。”

“封印?”

陈长生眨眼道:“多厉害的恶鬼?

竟然只能封印?”

“我也不知道。”

洪三才说道:“听城隍大人说,这头恶鬼曾经在秋月坊害死了将近十余口人,怨气滔天,后来城隍大人亲自出手,但那恶鬼太过狡猾,城隍大人也是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才将其封印的。”

陈长生听后心中惊骇。

十余口人......这个世界可真够危险的啊。

陈长生不禁咂了咂嘴,心道自己好在是没碰上这些个玩意。

陈长生和洪三才聊的起劲,以至于两个人都没有注意周围的情况。

在那屋檐之后,有一孩童探出头来。

他已经在那里看了许久了。

童知唤悄悄关注着这一幕,显然他认出了那位先生。

在他的眼中,却只能看到陈先生,好像是在跟谁说话,而且,似乎那个人就在身旁。

只是他看不见罢了。

童知唤先去跑回家问了阿爹。

阿爹告诉他说,城隍庙里住着的是城隍老爷,是鬼神。

那岂不是说,这位先生如今就是在跟鬼神说话咯?

‘难道是在跟城隍老爷说话?

’这位先生是神仙不成?

童知唤小小的脑袋里装着许多疑问,他盯着那位先生,久久没能回神。

他想知道这位先生到底是在跟谁说话。

陈长生目光偏移,看向了那桥下,这个时候他才注意到,那桥下面竟是挂着什么东西。

陈长生看了一眼,问道:“那桥下挂着的是什么?”

洪三才看了过去,答道:“先生,那是斩龙剑。”

“斩龙剑?”


秋月坊坐落于大景南域,数十里间约莫有近三四百余户人家,虽说入户少了些,但却也尤为热闹。

坊市里人来人往,坐在街道旁的小贩喊着吆喝,酒肆里的老头正在给人打酒,脸上笑出了褶子,肉铺的屠夫正炖着骨头,企图以此来吸引来往的客人,来往的行人走在街上,时而驻足,时而又交谈几句。

“打酒。”

一双黑白皂靴踏入酒肆之中。

来者双手负背,着一袭青衣长衫,面容俊朗,有两缕发丝顺着脸颊垂下,腰间挂着一个葫芦。

“来嘞......”酒肆的张老头答应了一声,接着便急匆匆的跑了过去。

见了来者之后,张老头却是顿了一下。

陈长生微微一笑,接着将腰间系着的葫芦递给了对方。

“你......”张老头的话音戛然而止,他忽的僵住了,顿在原地。

陈长生看着面前的张老头,说道:“认不得我了?”

“当然......”张老头吧唧了一下嘴,有些呆滞道:“认得!”

陈长生道了一句:“秋月酿,先上一壶,葫芦打满。”

“好…好。”

张老头答应了一声,接过陈长生的葫芦,接着便转身去打酒了,只不过相比起刚才他的神色中多了几分惧怕。

后来打酒的时候,他也有些颤颤巍巍的,似乎怕是有酒溅出去了,惹得这位‘陈先生’不高兴。

陈长生来到酒肆里坐下,张老头很快就将一壶秋月酿端了上来。

“先生您慢尝。”

张老头道了一声,眼里皆是敬意,还多了几分胆怯。

似乎是不愿意多跟这位先生说话,张老头转身就去给葫芦酒去了。

陈长生也不在意,接着便给自己倒酒。

酒水入喉,伴着阳春三月吹进酒肆里的风,他的神色之间也多了几分痛快。

他的目光扫向酒肆外面。

转眼又是三年,这几十年间,秋月坊也越发热闹了。

待张老头打好葫芦里的酒,坐在那酒肆里的先生已经喝了半壶下肚了,脸上也多了几分红晕。

“先生,酒打好了。”

“放这吧。”

“诶。”

张老头将葫芦放下之后就想走。

陈长生却是说道:“着急走做什么?

坐下说话。”

张老头顿住了步子,尽管心里有几万个不愿意,此刻也不敢忤逆这位先生。

他小心的坐了下来,眼神里却是藏不住的胆怯。

陈长生笑了笑,说道:“有这么害怕我吗?”

张老头面露苦涩,说道:“我也一把年纪了,先生您就别吓唬我了。”

他的语气近乎哀求,更是有些无奈。

陈长生听后却是说道:“我一不是妖怪,二不是恶鬼,怎么又吓唬到你了?”

张老头看了他一眼,但却又很快挪开目光,他感觉浑身不自在,手砸在桌上,说道:“我十六岁初次见您,到如今有五十多年了,爹娘早已入土安生,我也六十有七,老的不成样子了......”他抬起头,继续说道:“可陈先生你,却还是跟我十六岁时见你时一般模样。”

“这叫我怎么不害怕?”

张老头低下头来,不敢看这位先生。

陈长生喝了口酒,说道:“瞧你那怂样。”

张老头吭哧吭哧的,好像是想反驳两句,不曾想,却是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来你这除了打酒还是打酒,你见我几时要害你了?”

陈长生说道。

这话倒是没错,陈长生每三年来一次,每次都是如此,上一壶,再打满一葫芦酒,有时候坐下闲聊几句,有时候打完酒便走了。

张老头回忆起这些年的诸多事情,像是下定决心一般,咬牙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那先生您跟我说句实在话,您到底…是什么?”

他的目光看着陈长生,那副神色,却好像有种视死如归的感觉。

陈长生倒是感到有些意外,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说道:“这回,你怎么又敢问了?”

张老头轻叹一声,说道:“我都老的不成样了,也没两年活头了,还有什么不敢问的。”

陈长生想了想,说道:“你我也见过不少次了,也算是老熟人了,你不妨先猜猜看,我会是什么?”

张老头张了张口,说道:“不敢猜。”

“我不怪你,猜就是了。”

陈长生说道。

张老头思索了一下,咬牙道:“先生是妖?”

“不是。”

“鬼?”

“也不是。”

张老头吧唧了一下嘴,又问道:“那就是…神仙?”

陈长生还是摇了摇头,却没有说话。

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算不算。

张老头眼巴巴的看着他,不是妖怪,不是鬼怪,也不是神仙,那会是什么?

他着实是想不到了。

陈长生抬起头看向他,说道:“是蜉蝣。”

张老头顿了一下,问道:“蜉蝣是什么?”

陈长生摇了摇头,说道:“什么都不是。”

实际上他并不是这里的人,只是一次意外将他送到了这里。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在于一个蜉蝣雕刻。

那次考古,在他接触到枚栩栩如生的蜉蝣雕刻之后,就发生了意外,眼前忽的黑了下来,整个人也晕了过来。

等他再一醒来,就到了这里。

没有机遇,更没有仙人指路,而且不幸的是......他身上仿佛沾上了诅咒一般。

每三年时间,他只能醒来一天。

就好像是常人睡觉一般,只不过,他一睡就要睡三年,而在那三年里,陈长生也只有意识还是清醒的,但却感受不到自己的躯体,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听不见任何声音,只能思考。

每次醒来,在太阳初生之时,到了日暮之际,他就会再次死去。

如同蜉蝣一般。

在他的世界里,醒来的时间也不过才十八天,但实际上此界却已过去了五十四年。

就如面前的张老头一般。

之前见他时候还是那个懵懂青涩的少年,一转眼却已经白发苍苍,步履蹒跚。

这一切,就如同厄运一般缠绕在陈长生身上。

......张老头心中满是疑惑。

他想再问,可这个时候却又没了刚才那份勇气,再一感受,才发现自己背后却已冷汗直流,沾湿了衣服。

不敢再问下去了。

而陈长生到头来也没有解释所谓的‘蜉蝣’到底是什么,只是自顾自的喝着酒。

张老头就这么坐着,也不敢再说话。

酒肆里尤为沉默。

直到陈长生喝完了那一壶酒,这份沉默才被打破。

陈长生问道:“我记得,你好像不曾娶妻,所以也没个子嗣,对吧?”

“是嘞。”

张老头答了一句。

陈长生接着说道:“就没想着把你这酿酒的手艺给传下去?”

张老头回答道:“如今世道好了,坊里岁数小些的都去外边了,又有几个乐意留下来的学我这手艺的。”

“那不成。”

陈长生摇头道:“你要是去了,这秋月酿,我岂不是没得喝了。”

张老头张了张口,说道:“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陈长生笑了笑,道了一句。

“不为难你。”

酒也喝完了,他提起了酒葫芦系,起身似乎是要走了。

在陈长生起身的那一瞬间,张老头的心里也仿佛有快大石头落地了。

陈长生一只脚迈出了酒肆,却是忽的回头看向了张老头。

“三年后我再来。”

陈长生说道:“记得提早准备好秋月酿。”

“诶。”

张老头连忙答应了一声,说道:“先生您慢走!”

在他的注视之下,那位先生慢慢的隐入了坊间,再也不见了身影。

张老头长舒了一口气。

回到酒肆之后,他便瘫坐了下来,一阵恍惚,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小六端上了酒水之后便在一旁候着。

陈长生尝了一口,细品之下,却是尝出了些不同来。

这酒的确是秋月酿,但那韵味却是差了几分。

他问道:“这酒,不是你们家掌柜酿的吧?”

小六上前答道:“回先生的话,是掌柜的看着酿的。”

“那就是你酿的咯?”

“也算吧。”

陈长生听后说道:“你是张老头收的徒弟?”

小六摇头道:“掌柜没收我做徒弟,我是掌柜的捡来的,平时就在酒肆里打杂,掌柜的管我一口饭吃。”

陈长生心中明白了过来,原来这张老头还挺有心眼的。

“原来如此。”

也难怪张老头会留这么一手。

小六问道:“听先生的话,似乎跟我们掌柜是旧识?”

陈长生喝了口酒,说道:“算是吧,以往经常来喝酒。”

小六点头,接着说道:“先生应该不是秋月坊的人吧?”

“很明显吗?”

“也不是明显,小的从出生就一直在秋月坊,上到县令老爷,下到街边乞丐,大大小小的都见过,但却从来没见过像先生你这样气质非凡的人,所以才说先生不是秋月坊的人。”

陈长生自嘲般笑道:“气质?

顶多一身痞气吧。”

小六眨眼道:“可是先生真的很不一样啊。”

陈长生抬手正要说话。

却听外面传来了一道苍老的声音。

“小六!

过来端油!”

“来了!”

小六答应了一声,对陈长生道:“先生且稍等片刻。”

陈长生点了点头,也不再说话。

他回过头看去,只见那酒肆门口走进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走路一瘸一拐的,似乎是伤到了右脚。

“掌柜的,我来。”

小六接过了掌柜手里的油坛,就要往里抱。

张老头将油坛递了过去,一抬头却见酒肆台摆着一个熟悉的葫芦。

他微微一愣,身形也跟着一颤。

小六说道:“对了掌柜,有位先生说是您的旧识。”

张老头听到这话心里越发有些不安了,他视线一偏,就看到了坐在酒肆里喝酒的陈长生。

张老头顿时就感觉有些腿软,走不动道了,眼里也冒起了金星。

陈长生望着门口的张老头,说道:“怎么腿还瘸了?”

张老头张了张口,他迈开步子。

小六不知道怎么个情况,他连忙将油坛放在了台上,上前去扶掌柜。

“掌柜的,小心些。”

张老头在小六的搀扶之下,来到了陈长生的面前。

“......陈先生。”

“先坐。”

陈长生道。

张老头看着面前的陈长生,犹豫了片刻之后,坐了下来。

张老头坐下之后,却又没感觉那么害怕了,看陈长生的目光里甚至是多了一抹难得的喜悦。

他回答说道:“前年下了场大雪,这腿得了寒症,没治的好,就瘸了。”

陈长生低头看了一眼,说道:“你这是老了。”

张老头点头道:“我是个凡人嘛,肯定不如先生的。”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陈长生笑了一下,看了一眼桌上的酒,说道:“上次走的时候我可是让你备着酒来着,你给忘了?”

张老头说道:“没忘,我特意给先生您留着呢。”

说着他便招呼身旁的小六道:“小六,你去把窖里那坛秋月酿拿出来。”

小六顿了一下,说道:“掌柜您不是说......”张老头说道:“这位先生就是我说的那个人。”

小六看了先生一眼,不禁有些恍惚。

掌柜的还有这样一位老朋友?

“愣着干嘛?”

张老头道了一句。

“我这就去。”

小六回过神来,接着就转身去拿酒去了。

陈长生看着小六离去的身影,说道:“你眼光挺不错的嘛。”

张老头咧嘴一笑,说道:“误打误撞了。”

陈长生说道:“他在你这多久了?”

“满打满算,两年多了。”

“这么久了啊。”

“嗯,学了七七八八。”

陈长生看了他一眼,笑道:“是他学了个七七八八,还是你特意留了一手?”

张老头倒也没有掩饰,承认道:“瞒不过先生。”

“说到底不是自己亲儿子,留一手也是人之常情。”

张老头却是觉得有些意外,说道:“我还以为先生你说我做的不对。”

“有什么不对的?”

陈长生说道:“我要是你,我也留一手,能活到这个岁数不容易,要是来一出徒弟饿死师父的事儿,还没饿死都得被活生生气死。”

张老头听后心中舒畅了不少,其实说起来,他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的,他觉得是自己老了,做人也更加小气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人之常情罢了,他想不通罢了。

小六将那坛尘封许久的酒端了出来。

“掌柜。”

“先打一壶上桌。”

张老头说道:“记得将先生的葫芦装满。”

小六点头答应了一声,接着便开始解酒坛的封纸打酒。

很快一壶秋月酿就端上了桌。

陈长生喝了一口,心满意足道:“这才对味嘛。”

小六说道:“掌柜每年都会自己亲手酿一坛放着,过了时候就给卖了,然后又重新酿新的。”

“多嘴!”

张老头冷了他一眼,说道:“打你的酒去!”

小六抖了一下,连忙走开去打酒去了。

陈长生说道:“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

张老头吧唧了一下嘴,说道:“我是怕先生知道了,往后就不肯来喝酒了。”

陈长生笑了一下,说道:“原本还可以不来了,但你这句话一说出来,我就不得不来了。”

张老头咧嘴笑道:“巴不得先生来喝酒呢。”

陈长生往嘴里灌了口酒,将那酒壶放下,抬眼看向张老头道:“你现在真的是一点不害怕我了。”

张老头直言道:“刚才进门才看到陈先生的时候是有点怕的,估计是前几年怕习惯了,但坐下之后,就感觉没什么好怕的了。”

“越老越有胆量,这话不假。”

“其实也不是。”

张老头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今年,有七十了,如今这世道,能活过六十,都算是高寿了,这人呢,一旦活久了就觉得没意思,因为当初的那些故人一个个都走在了自己前面,到如今,也只剩下陈先生你一个人。”

“往年瞧着害怕,现在看着,反倒是有种故人相见的欢喜。”

陈长生听到这话心里倒是挺不是滋味的。

当孤独感充斥着一个人内心的时候,往日的胆怯与恐惧全都在这一刻放了下来,只当是故人相见......万分喜悦。


人仙为仙,鬼仙就不是仙了?

老城隍从未想过得道成仙之事,在他看来,如今他已成鬼神,如何又能与仙之一字沾边。

如今陈长生这一番话,却又让他茅塞顿开。

而陈长生则是心中松了口气。

‘应该能把他唬住吧?

‘说白了,这些话都是他自己理解的,说真不真,说假也不算太假,亦真亦假的东西,才是最能唬住人的。

老城隍平息下来,问道:“那,陈先生,小神该怎么做?”

陈长生说道:“鬼神一道最重要的便是香火和功德,而这两样东西,都来自于民,爱民护民,集民之愿力香火,可成大道。”

老城隍坐在桌前,他的目光看向前方,思索了起来。

陈长生也没有动,则是默默注视着的老城隍的神色,生怕他反应过来。

大概过去了几刻钟之后。

老城隍的身形晃了一下,回过了神来。

陈长生强装镇定,看向了他。

老城隍长舒了一口气,他站起身来,抱拳道:“小神,多谢先生教诲!”

他长叹一声,说道:“小神明白了。”

陈长生顿了一下。

明白什么了?

老城隍说道:“小神左思右想,才算想明白了先生用心良苦,身为城隍,我不想着为坊间民众,却想着如何摆脱这里,先生先与我说起鬼仙一道,勾起小神心欲,又说起心道,继而说起香火愿力,小神此刻才明白,鬼仙,不过是先生的谎言罢了。”

陈长生听到这话心中惊了一下,手里握着的酒杯也是一颤。

“鬼仙是假,城隍才为真,唯有走回正道,顺天而行,才有成道之机。”

老城隍忽地俯下身来,对陈长生恭敬一拜,说道:“小神受教了。”

陈长生面对老城隍这一番话,却是有些无措。

好像,自己并不是这个意思啊......陈长生转念一想,既然都这样了,那倒不如顺着往下说。

可不能露馅才是。

陈长生抬手道:“陈某骗了你,你还这般客气。”

老城隍起身,说道:“先生良苦用心,若我再不明白,也枉为城隍了。”

陈长生和煦一笑,说道:“是你自己愿意走回正道,而非陈某之功,又何必谢我呢。”

老城隍说道:“若无先生,我又要到何时,才能想清楚这些呢,多谢先生赐下一场缘法,小神,感激不尽。”

陈长生被他恭敬的样子搞定有些不太自在。

心里有鬼,当然不自在了。

陈长生干笑了两声,说道:“坐下吃菜吧,我可还没吃饱呢。”

老城隍听到这话顿了一下,当即脸上便露出了笑意。

“我敬先生。”

“请。”

没过片刻,一葫芦秋月酿便下肚了。

陈长生的面色也有些红了起来。

老城隍见其有些醉了的模样,于是便说道:“先生为何不用法力消除醉意?”

陈长生心中一颤,忽然间紧张了起来。

不会露馅了吧?

陈长生想了一下,答道:“酒自人间烟火而来,唯有人间烟火气,最抚人心,若是除去醉意,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老城隍听后心中大震。

他心中则是想着。

这才是上仙!

若非上仙,又如何能与这凡俗共存,若非上仙,又何来如此逍遥之意。

老城隍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高声道:“先生所言极是。”

陈长生回过神来,想起了正事。

“不瞒老城隍,陈某亦有一事相求。”

“陈先生且说。”

陈长生抬起头来,说道:“老城隍久居人间,于人鬼之间行走,可曾得到仙道练气的法门?”

老城隍思索了一下,虽然他不明白陈长生找这个东西有什么用,但还是答道:“这个倒是有,先生要这个东西?”

陈长生扯了个谎,说道:“近些年我想创就一门新的法门,如今在收集这些。”

老城隍听后拱手道:“先生大才。”

说着,只见老城隍抖了抖袖子,只见一张纸从那袖中抖落出来。

老城隍接受之下,递给了陈长生。

陈长生扫了一眼,见那纸张上写着一堆乱七八糟的字。

他完全都不认识。

不过,仅是一眼,那文字却如同星光点点一般印入了他的脑海之中,明明是看不懂的字,却在一瞬间,却都理解了过来。

陈长生欣喜若狂,但也没表现出来,说道:“可否准许陈某抄录一份?”

“抄录?”

老城隍顿了一下,问道:“先生能抄录这里面的东西?”

陈长生顿了一下,问道:“不可以吗?”

老城隍心中疑惑,但也没敢出声。

他招手唤道:“来人,去给陈先生取笔墨纸砚!”

“多谢。”

陈长生和煦笑道。

没过一会,阴差便将笔墨纸砚全都取来了。

“先生请。”

老城隍将毛笔递上。

陈长生则是有些疑惑,他感觉老城隍有些不太对劲。

但是又说不上是哪里不对。

他拿起笔,停顿了一下。

然后按照那练气法门抄录了起来。

老城隍则是一直盯着陈长生纸上的内容,想看看结果如何。

这一门练气法门拢共不过四百余字,陈长生写的极慢,一来是不熟练,上辈子虽练过毛笔字,但也很久没动笔了。

不过好在,还是完完全全的抄录了下来。

只是字不太好看罢了。

在最后一个字落下之际。

老城隍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陈长生收起了毛笔,放在了一旁,他看了一眼抄录的法门,颇为满意。

“多谢老城隍了。”

老城隍顿了一下,他的手臂一颤,说道:“陈先生,可否将抄录的给小神看上一眼?”

陈长生有些不解,但仍是点头道:“自然可以。”

老城隍接过纸张,对比起了两张的内容。

结果却是一字不差!!

他张了张口,看向陈长生的目光都变了。

每一门练气法门在天地之间都是独一无二的。

根本不可能被抄录,若是抄完了,那纸张便会被天地之力所焚毁。

而陈先生,却是将这一篇练气法门完完本本的抄录了下来。

这位先生......到底是有多深的道行?!

竟然连天地都要给他三分薄面?

老城隍手臂颤抖着,他的咽喉滚动,心中惊骇不止。

陈长生不明所以,眨眼道:“老城隍你抖什么?”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