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从剖心谏纣到文财神的千年封神路帝辛比干大结局

第11章

发表时间: 2025-04-10
道谏言。

第四卷:余音绕梁三千年(后记)第十六章:“青铜器上铭文锈,忠臣骨里气节存”当历史的车轮无情地从商周交替的岁月中碾过,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青铜鼎,宛如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伫立在时光的角落。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鼎身上 “德” 字的铭文,笔画粗壮且深邃,相比那 “天命” 二字,刻得更深,仿佛是要将其嵌入历史的骨髓之中。

回溯往昔,比干怀揣着七窍玲珑心,一心只为挽救摇摇欲坠的商王朝。

他的所思所想,他的一腔热血,最终却未能改变商的命运。

可谁能想到,他的这份赤诚之心,竟在不经意间,被周人巧妙地熔进了那些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礼器之中。

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周人果断地摒弃了商人 “率民以事神” 的旧观念,高举 “敬天保民” 的大旗,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曾经在祭祀仪式上充当牺牲品的 “人牲”,渐渐从血腥的祭坛消失,转而成为青铜器上精美的花纹,诉说着一段远去的历史。

而这一切的转变,比干的鲜血无疑起到了关键的催化作用。

遥想当年,在那昏暗的司农府中,比干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精心绘制着井田图,满心期待着能借此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

可无情的是,这些饱含心血的图纸,那些记录着他治国方略的竹简,被帝辛付之一炬。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它们并没有就此消逝,而是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化作了周人手中的 “礼” 与 “乐”。

从此以后,“忠” 不再是盲目地对君王愚忠,而是升华成为一种对天下苍生的担当,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第十七章:“牧誓回荡周人勇,殷鉴长悬后世镜”时至今日,武王那激昂的《牧誓》,仿佛仍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声声震耳。

其中那句 “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 表面上,是在严厉斥责妲己干预朝政,致使国家陷入混乱。

但细细品味,又何尝不是道尽了比干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悲哀呢?

在那遥远的商末,神权与王权犹如一对疯狂共舞的舞者,在鹿台之上肆意狂欢。

祭祀的火焰熊熊燃烧,人牲的鲜血汩汩流淌,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