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50年寻亲路夏向北周旗然全局

第4章

发表时间: 2025-03-24
子了。

他收拾行李,决定去大同,投奔宋鹏飞,下煤窑,当煤炭工人,可到地方,宋鹏飞安排他给工人做饭。

煤窑地处大同天镇县,天镇位于大同东北端,县境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阳光和风都带着牛羊的膻腥味。

父亲待在煤窑就能闻到家乡的味道。

他喜欢这种感觉。

尽管他的寻亲之路还是一团乱码,但距离的拉近,让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十几天后,父亲的身体上的不适出现了,鼻子经常因为空气干燥流血。

毕竟大同地处塞上,气候干燥寒冷,早中晚温差极大,差个十二、三度太正常不过。

父亲决定改变在滑城养成的饮食习惯,吃起了既能补充水分,又可以御寒发汗的羊杂汤、羊汤、刀削面......饮食习惯的趋同,让父亲自得,骨子里他就是这里人。

在煤窑,父亲也交了两个朋友——滑城人李国华和内蒙人老侯。

老侯是出矿工,内蒙丰镇人,在大同打了几十年工,用他的话说,活这么大,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大同。

不到50岁的人,被生活磨砺,苍老的像古稀老人。

他白天不下井的时候,喜欢找父亲闲聊,尽管,一开始父亲听不懂他那一口地道的晋语,但是时间久了,也能听个八九不离十。

老侯说乌兰察布的汉族人和大同人说话一个口音。

父亲心里欢喜,这样的话,找到家人,跟他们交流就没有阻碍了。

老侯对河南人有一种淳朴的感激,他说要不是河南人,就不会有他。

父亲询问原因。

老侯说,丰镇离大同近,他们祖祖辈辈都到此地讨生活,他父亲小时候,家穷得揭不开锅,出来打工,因为年龄小,身体瘦弱没人要,只得要饭,几欲饿死,一个卖馒头的河南人收留了他,他活了下来,才有后来的娶妻生子,家族故事的延续。

父亲不禁想起了祖父对他身世的说法——他是因为家贫被亲生父母特意卖掉的。

一直一来,他不胜悲哀,又不愿相信。

老侯这么一说,他开始信了。

<在他自己的想象里,自己像牲口一样,被那两个牲口贩子拐带、卖掉,他的生父生母悲痛欲绝,四处寻找,无论何时,失去孩子都是这世上的人伦惨剧。

此后,在大同的日子里,陆陆续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