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莫林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鲸骸莫林热门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落幕木木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们也在依靠着某个神存活?我们也像那些细菌、蛆虫一样吸着神的血?我们最后也将像它们一样逐渐消亡沉寂?”莫林没有说话,只是玩味地笑着看着我。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诡异和不安。“这不可能!”我慌忙反驳道,“我们是有智慧的生物,我们创造了文明,我们有能力探索这个世界。我们甚至已经向太空进发了!我们怎么可能只是某个神身上的寄生虫呢?”“这次的生命物质,是在鲸鱼骸骨的那颗巨大牙齿里发现的吧?除了那颗牙,我们再也没有在其他地方探测到任何生命迹象了。”莫林的声音平静而沉稳,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慢慢转过身,目光透过观测窗,投向那漆黑深邃的宇宙。“我们的文明,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数代人的智慧和努力的结晶。但是,对于高维生物来说,也许我们...
《鲸骸莫林热门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我们也在依靠着某个神存活?
我们也像那些细菌、蛆虫一样吸着神的血?
我们最后也将像它们一样逐渐消亡沉寂?”
莫林没有说话,只是玩味地笑着看着我。
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诡异和不安。
“这不可能!”
我慌忙反驳道,“我们是有智慧的生物,我们创造了文明,我们有能力探索这个世界。
我们甚至已经向太空进发了!
我们怎么可能只是某个神身上的寄生虫呢?”
“这次的生命物质,是在鲸鱼骸骨的那颗巨大牙齿里发现的吧?
除了那颗牙,我们再也没有在其他地方探测到任何生命迹象了。”
莫林的声音平静而沉稳,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慢慢转过身,目光透过观测窗,投向那漆黑深邃的宇宙。
“我们的文明,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数代人的智慧和努力的结晶。
但是,对于高维生物来说,也许我们的文明就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尘埃,甚至可能根本不被他们所察觉。
就像我们看蚂蚁一样,蚂蚁觉得它们自己是有智慧、有文明的族群,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它们的一切根本谈不上文明。”
莫林顿了顿,似乎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表达他的想法:“你再想想看,我们的文明,对比这个浩瀚无垠的星系,是不是有点像我们研究的这些微生物对比那颗牙一样渺小?”
我思考着莫林的话“你的意思是我们就像这些微生物一样生存在一个庞然巨物尸骸腐化的末期,整个尸骸除了我们,已经没有其他的生命了。
不管我们现在的技术再先进,文明再辉煌,最后也逃不过随着尸骸的腐化而消亡的命运。”
莫林认真地看着我“你没发现我们能找到的资源越来越少了吗?
几个纪元的探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距离母星越远,资源就愈加匮乏。
这,也许就是我们文明的宿命。”
我沉默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迷茫和恐惧。
莫林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在我心头,让我喘不过气来。
突然,莫林轻笑一声,打破了这沉重的氛围:“伙计,我就是说说而已,别这么认真。
不管是鲸鱼死了,还是神死了,这些离我们都太远了。”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接着说,“快把这些熬过亿万年的样本处理好吧,然后我们一起迎
帕卡尔王石棺也很有趣,不是吗?
我想亲眼看看那些被历史遗忘的遗迹。”
我点了点头,“确实,那些地方都充满了神秘色彩。
那你之后呢?”
“之后?”
莫林的眼中闪过一丝憧憬,“我想去古巴比伦,感受那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还有摩亨佐·达罗,那里的城市遗址总是让我心驰神往。
最后,我要去昆仑山,看看那个修仙与神话的秘境。”
我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家伙,你这是要把五大文明古国都跑遍了啊。”
莫林也笑了,“难得的假期嘛,总是想要多看看这个世界。
我到每个地方都会给你寄明信片的,让你也感受一下我的旅程。”
我看着莫林,他的眼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世界的热爱。
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次旅行竟然会成为他生命中的转折,也会成为这个世界的噩梦,或许只是我一个人的噩梦。
半个月后的一天,夕阳的余晖洒在老旧的邮筒上,金色的光斑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
我漫不经心地打开邮筒,一封来自远方的明信片轻轻飘落在我手中。
明信片上印着一座我从未见过的金字塔,它孤独地矗立在一片沙漠之中,没有其他金字塔那种宏伟壮观,却透着一股苍凉悲壮与诡秘交织的气息。
莫林站在金字塔前,脸上的兴奋难以掩饰,仿佛他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的喜悦。
我凝视着明信片上的他,仿佛能感受到他那一刻的心跳和激动。
明信片的背面,莫林的字迹潦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的心情:“梓匠,你猜我发现了什么?
一个从未被发掘过的金字塔,它简直太特别了!
整座塔竟然是空心的,中央只有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符号。
这半个月来,我们团队日夜奋战,终于破译出了石板上的内容。
你猜是什么?
你肯定猜不到!”
我皱着眉头,努力想象着莫林所描述的场景。
一个空心的金字塔?
中央只有一块石板?
这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莫林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他接着写道:“石板上说,‘世界是平的’!
你能想象吗?
用一座金字塔来埋葬这样一句话,这究竟是谁的杰作?
谁会有
这样的想法和创意?
最早的地平说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安克西曼德提出的,但现在看来,这个纪录似乎要被刷新了。
或许安克西曼德就是从这里得到启示的呢?”
“世界是平的”我喃喃着,一个从未被发掘的金字塔,一块刻着“世界是平的”的石板,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心底隐隐有着一丝不安。
又半个月后的一天,阳光明媚地洒在窗台上,我慵懒地伸了个懒腰,打开邮箱,一封来自莫林的明信片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它,明信片上印刻着一幅神秘而精致的浮雕图案。
那是一副棺椁,每一寸都刻满了细腻的浮雕,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棺椁的中央,雕刻着一片广袤无垠的大陆,宛如世界的缩影。
而在这片大陆之上,一个巨大的神的头骨赫然耸立,庄严而神秘。
神的头骨之上,竟然顶着一个坐在王座上的人,他目光深邃,仿佛在俯瞰着世间万物。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个人的头顶,竟然是一片生机勃勃的鸟兽虫鱼,它们自由翱翔、游弋,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我翻过明信片,莫林那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梓匠,你看我在帕伦克发现了什么,站在遗迹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古老文明的呼吸。
我真的看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帕伦克宇航员的浮雕,但我还是觉得这一张浮雕更有趣,它似乎在讲述着一个更为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你看,这像不像上次咱们谈论的话题,神的陨落化作了山川大地,他的力量供养了人类、虫鱼鸟兽,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命的传承。”
十天后,我慵懒地打开邮箱,期待着新的惊喜。
不出所料,又一张明信片轻轻飘落,拾起一看,却并非风景,而是一张充满古朴气息的图画拓印。
我小心翼翼地展开明信片,一幅奇异的画面映入眼帘。
图中,两个平面重叠在一起,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上层边缘被一层透明的隔膜所围拢,里面鸟语花香,万物生长,宛如人间仙境;而下层则是高楼林立,繁华喧嚣,人们虔诚地顶礼膜拜,似乎在对上层世界奉献着一切,不断向上层输送着水和食物。
这幅画面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
成为其他生物的栖息地。
这个过程中,鲸鱼的尸体滋养了无数的生命,从最小的微生物到最大的海洋掠食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这种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就是人们所说的‘一鲸落,万物生’。”
我皱了皱眉,虽然觉得这个解释很有趣,但还是不明白这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实验有什么关系:“这听起来确实很神奇,但我不明白,这和我们做的实验有什么关系呢?”
莫林忽然话锋一转,神秘地凑近我耳边:“我想说的不是‘万物生’,而是‘万物死’。”
莫林收敛了笑容,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我想说的不是‘万物生’,而是‘万物死’。”
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寒意,让我不寒而栗,“鲸落,只是一切的开端。
万千生命的演进从‘鲸落’开始,但终将随着鲸鱼的彻底消亡而走向尽头。”
<我惊愕地看着他,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莫林继续说道:“鲸落只是一切的开端,万千生命的演进从‘鲸落’开始,这是生命的循环,有生必有死。
而鲸鱼尸体的消亡,也预示着这个由它滋养的生态系统的终结。
这就是我要说的‘万物死’。”
莫林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万事万物,都是鲸鱼死亡后新世界的序曲,它们将随着鲸鱼的消亡而消亡。
换句话说,我们所知的一切生命,都不过是鲸鱼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当鲸鱼死去,这个世界也将不复存在。”
我越发觉得莫林的话有些离谱,忍不住打断了他。
“别卖关子了,这和我们研究的骸骨到底有什么关系?”
莫林神秘地笑了笑,似乎在等我问出这个问题。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故事和我们熟知的一个神话很像?”
我皱眉沉思片刻,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
“你是说盘古?”
“没错!”
莫林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盘古开天辟地,化身万物。
他的血肉滋养了世界,他的死亡则唤醒了新生。
这和‘一鲸落,万物生’的道理是一样的。
鲸鱼就是那些依赖它生存的生物的神,它的陨落给它们带来了新生,但终有一天,当神无法再供养它们时,它们也将逐渐消亡。”
听着莫林的话,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你的意思是
气息,让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
我总觉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我翻过明信片的背面,看到了莫林的回信。
他的字迹依旧潇洒不羁,但这次却少了些许发现未知的欣喜兴奋,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困惑和迷茫。
“梓匠,你看到这张图了吧?”
莫林在信中写道,“这是我在巴比伦一家旧书店的角落里,从一堆破书中偶然找到的。
据书中记载,这是对空中花园的描述。
但我总觉得这个图画看起来并不像简单的空中花园,它更像是一种……算了,这个想法太疯狂了。”
我反复端详着明信片上的图画,试图找出其中的奥秘。
那透明的隔膜、那虔诚的膜拜、那源源不断的供养……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和不安。
从这以后,我每日都会去查看那个已经有些陈旧的信箱,但里面总是空空如也,再也没有收到过莫林的明信片。
直到假期即将结束的前一天,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信箱,却有两张明信片掉落在地。
我首先捡起的是印有摩亨佐·达罗废墟的那一张。
照片中的废墟显得格外荒凉,而那奇特的拍照角度更是令人不解。
废墟的顶点似乎被某种力量整齐地削平,就像一块被勺子挖过的蛋糕,平整得让人感到不自然。
我翻过明信片,背面是莫林那熟悉的字迹,只是这次他的字写得有些潦草,仿佛是在匆忙中写下的:“梓匠,我或许发现了了不得的东西,这些东西让我感到绝望。
也许我们不该提取那个骸骨中的记忆的,我们错了,我们真的错了。”
我心中一紧,不知道莫林到底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让他感到如此绝望。
我迫不及待地拨打他的电话,但电话那头只传来了冷冰冰的“无人接听”的提示音。
无奈,我拿起了另一张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几乎全是黑色,只有两条相对清晰的弧线交汇在一起。
我盯着那两条弧线看了许久,却始终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
信的背后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却让我感到更加困惑:“三十三重天是真的,不,不是真的。”
我反复琢磨着这句话,却始终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三十三重天,那不是神话传说中的天界吗?
怎么会和莫林的发现有关?
而且,为什么莫林会
最新评论